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紅色文化作為當代中國的主流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革命文化,對堅定文化自信和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
德江,這塊黔東腹地孕育了無數革命火種。其中,位于德江縣東部的楓香溪鎮(zhèn)對于中國革命具有重要歷史影響。1934年6月19日下午,在賀龍和關向應的堅決斗爭下,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楓香溪召開會議。會議做出了在印江、沿河建立蘇維埃政權、發(fā)展地方武裝、建立黔東特區(qū)革命根據地的決議,使紅三軍走出了“左”傾的陰影。
90年后,東南大學“電亮黔程”社會實踐團隊帶領德江二中學子重新回到了楓香溪鎮(zhèn)這片紅色土地,重溫歷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電亮黔程”社會實踐團隊從六朝古都、歷史名城南京,跨越千山萬水,到黔東北的明珠——德江,共同探尋那些鐫刻在歲月深處的紅色印記。兩座城市,雖地理位置相隔甚遠,卻共同承載著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以獨特的方式訴說著不朽的英雄故事。
東南大學“電亮黔程”支教團全體黨員在楓香溪會址紀念碑下感受歷史,莊重宣誓,重溫入黨誓詞。東南大學和德江二中的老師同學們一起在楓香溪會址前合影留念,緬懷歷史,感受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
“電亮黔程”社會實踐團隊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

東南大學·德江二中“電亮黔程”社會實踐全體成員合影
楓香溪會議是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和紅三軍歷史上一次極其重要的會議,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挽救了紅三軍,孕育了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的紅二方面軍,對鞏固發(fā)展湘鄂川黔邊區(qū)的革命根據地以及策應中央紅軍長征的勝利轉移和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全體成員參觀楓香溪會議會址
“電亮黔程”社會實踐團隊帶領德江二中學子走進楓香溪會議會址和陳列館,切身感悟和回顧這一具有深刻歷史意義的事件。在會址中,團隊成員被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和艱苦卓絕的斗爭歷程所吸引,被革命先輩們的崇高精神深深打動。在陳列館中,成員們與講解員和德江學子親切互動,共同學習,相互分享。
全體成員參觀楓香溪會議陳列館
在紅色匯報廳中,感受著這份紅色精神與紅色情懷,東南大學“電亮黔程”社會實踐團隊由博士生黨支部牽頭組織,開展了以“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百萬雄師過大江”為主題的紅色文化講座。
講座開始,博士生黨支部書記吳舒坦介紹了團隊成員情況,并對本次德江文化調研的目的和后續(xù)工作進行了匯報。
博士生黨支部紅色文化講座
隨后,博士生黨員潘沈愷主講了紅色文化部分,以歷史事件為主線,從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對德江和南京兩地的革命文化進行了生動闡述。
博士生黨支部全體成員的共同宣言——“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革命火種”,不僅是對歷史使命的莊嚴承諾,也是對未來希望的深切寄托。這份決心和期許,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青年學子前行的道路,激勵著他們在新時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xù)發(fā)揚革命傳統,勇擔時代重任。
此外,“電亮黔程”支教團的成員們在此次活動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他們不僅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討論,還通過自身行動展現了青年志愿者的風采和擔當。這種團結協作、共同進步的精神風貌,為活動增添了更多的正能量和活力。
活動結束后,全體成員在課堂上的合影留念,不僅定格了這一難忘的時刻,更留下了他們對紅色文化的深刻記憶和對革命精神的無限敬仰。這次紅色文化活動不僅加深了東南大學與德江二中之間的友誼與合作,也為兩地的學生們搭建了一個交流思想、共同成長的平臺。
展望未來,我們期待更多的青年學子能夠加入到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革命火種的行列中來,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德江二中學子認真聽講、積極互動
德江與南京,這兩座相隔千山萬水的城市,雖地理位置迥異,卻因共同的紅色血脈緊密相連,共同繪就了一幅跨越時空、波瀾壯闊的紅色文化長卷。在這幅長卷中,每一處歷史的印記都閃耀著革命先輩的光輝,每一段故事的傳頌都激蕩著后人前行的力量。
東南大學“電亮黔程”社會實踐團隊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深入德江與南京的革命圣地,追尋那些被歲月塵封的記憶,緬懷為新中國誕生而英勇獻身的先烈們。團隊成員們通過實地考察、歷史講座、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不僅了解了德江與南京在革命時期的重要地位和貢獻,更深刻感受到了紅色文化的魅力與價值。
在活動中,團隊成員們被革命先輩堅定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所深深打動。他們意識到,正是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因此,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要繼承和發(fā)揚紅色傳統,賡續(xù)紅色血脈,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展望未來,“電亮黔程”社會實踐團隊將以此次活動為新的起點,繼續(xù)發(fā)揮高校青年學子的智慧與力量,積極參與到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的事業(yè)中來。他們將通過組織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加強校地合作等方式,為青少年提供更多了解歷史、認識國情、培養(yǎng)愛國情懷的機會和平臺。同時,團隊也將積極探索紅色文化與現代社會發(fā)展的融合點,推動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在這個過程中,“電亮黔程”社會實踐團隊還將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能力、優(yōu)化服務,努力成為一支高素質、專業(yè)化的紅色文化傳播隊伍。他們相信,在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紅色文化這棵參天大樹將更加枝繁葉茂、生機勃勃,為新時代中國的繁榮與發(fā)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