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秋收后的初冬時節(jié),漫天的灰塵,干涸的河床,單調的色彩,灰蒙蒙的天空,孤零零的村莊。走在初冬的鄉(xiāng)村路上,路邊地里零散地立著的玉米秸,在落日的余暉中,憂傷而孤獨。身邊零星地走過,滿面倦容,神情木訥的婦人,干索而疲憊。偶爾也會有光鮮亮麗的少婦,招搖而過。
兒時熟悉的村落,變得冷清蕭索,路遇招呼的,皆為日漸衰老的舊人,我已經成了村里的過客,一切熟悉中又透著一層隔膜,再也沒有家的味道。遠處走來一位粗壯的中年婦人,笑嘻嘻地打著招呼,寒暄著。我的神思飄忽。很難將多年前那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與眼前的人重疊在一起。
當下的鄉(xiāng)村日漸式微,像失去水分,干皺了的蘋果,了無生機。人與人之間的鄉(xiāng)情淡如薄紗,少了點真誠,多了幾分公式似的客套,這也許是物質文明飛速發(fā)展的必然,農耕時代的熱忱隨風飄落。大凡能有點門路的村里人,都在外謀生,日子不再漫長,一天、一月、一年,匆匆而過。一切好像什么都沒變,變得只是疲憊與衰老。
記憶中兒時的鄉(xiāng)村,熱鬧而充滿活力。生活雖然不富足,但快樂是真實的。粗茶淡飯時,偶爾的一次打牙祭,過年時很少的壓歲錢,一件新衣服,都是那么令人愉悅滿足。得之不易,方知珍惜。
偶爾的出門遠足,都是那么的新奇。呼朋引伴,林中捉鳥,下河摸魚;數星納涼,艾草驅蚊,聽老人講故事;冰上滑雪,即使摔倒也會哈哈一笑,一切都那么真實而快樂。夜里北風緊,烏云密布,大雨將至。幾家兄妹幾人,摸黑收瓜干,緊張而忙碌,農家雖累但快樂確是真實的。
在漫長的冬季,看著屋檐下的冰琉璃沒有融化的痕跡,盼春的急切,在數日子的冬夜入夢。大人們年終時節(jié)的忙碌,平添了孩子們過年的期盼。
自小我就比別人入睡得晚,記得第一次離開家上初中,住在遠房親戚的家里,聽著窗外的風聲,眼前黑暗中幻化出各種的情形,思緒亦是天上人間,夢也是光怪陸離。雖是遠親卻熱情而真誠,那段時光,恍如昨日,溫馨而真實。
記憶中的村莊是那么久遠而又清晰,單調的色面上,染畫成七彩的顏色。鄉(xiāng)里鄰里之間的熟絡與熱情,彌漫整個村落。偶至的一家親戚,主人趕集買菜,殺雞烹魚。鄰里女人幫忙做菜,男人陪客寒暄,共話桑麻,其樂融融。又或是有要出門遠行、工作、參軍的,必會被東家請,西家宴。盛情難卻。讓出門在外的人,倍感溫暖,他鄉(xiāng)種種的艱難在這一刻,都化解得無影無蹤。第二天滿懷信心地去打拼闖蕩。在異鄉(xiāng)牽掛著村子里的人和事,心底始終有一份溫暖相伴,融化著異鄉(xiāng)的冷漠。村子里偶爾的到訪者,也會得到在外人的熱情款待,家長里短,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故鄉(xiāng)的八仙桌前,溫暖而惆悵。
逝水不回流,時光難再回,人事終消散……
走在返程的路上,我躲在車里,默默地注視著熟悉而又生疏的村落,一絲傷感縈繞心頭,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