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熾熱的夏日陽光下,仙居縣下各鎮(zhèn)路北村的一隅,仿佛被一股清涼的愛心之風吹拂,顯得格外溫馨而充滿生機。7月23日,這里舉行了一場意義非凡的志愿者團隊交接儀式,標志著新一批愛心力量將接過守護留守兒童的接力棒,繼續(xù)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播撒愛與關懷。
隨著城市化浪潮的洶涌澎湃,無數外來務工者涌入仙居,用汗水澆灌著這片土地,為城市的繁榮與發(fā)展默默奉獻。然而,在這份繁榮背后,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留守兒童的暑期生活如何安排?他們的安全誰來守護?心靈的成長誰來陪伴?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東籬之家”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這些孩子前行的道路。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詩句不僅描繪了一幅寧靜致遠的田園風光,更寄托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而“東籬之家”的創(chuàng)始人王雪娟女士,正是以這份情懷為基石,于2004年在這片土地上播種下了愛與希望的種子。二十載春秋更迭,這顆種子已茁壯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為無數留守兒童撐起了一片天。在這里,孩子們找到了家的溫暖,學會了知識,更學會了如何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圖為王雪娟女士展示。朱凱悅供圖。
此次交接儀式,是浙江大學與寧波大學志愿者團隊之間的一次重要傳承。浙江大學的志愿者們圓滿完成了他們的使命,而寧波大學的志愿者們則滿懷激情地接過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儀式上,雙方進行了莊重的交接儀式,寧波大學的志愿者們從浙江大學的志愿者手中接過東籬之家的旗幟,這不僅是對他們過去努力的認可,更是對未來工作的期許。
圖為浙江大學與寧波大學志愿者交接東籬之家旗幟。朱凱悅供圖。
在交接儀式上,寧波大學風華伴學志愿服務隊團隊代表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們表示,將繼承和發(fā)揚“東籬之家”的愛心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專業(yè)的技能,為孩子們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課外學習和生活體驗。他們承諾,將用心傾聽孩子們的心聲,關注他們的成長需求,努力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
圖為寧波大學志愿者代表演講。朱凱悅供圖。
在交接儀式的互動環(huán)節(jié)中,雙方志愿者團隊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他們圍繞如何更好地服務留守兒童、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等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這種跨校際、跨團隊的交流與合作不僅促進了志愿者之間的友誼與理解,更為“東籬之家”的未來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創(chuàng)意。
最后,寧波大學風華伴學志愿服務隊隊長朱凱悅表示:“一段充滿挑戰(zhàn)與機遇的旅程已經拉開序幕。我們寧波大學將會不斷努力,與東籬之家攜手共進,為孩子們的成長保駕護航!”
隨著交接儀式的圓滿結束,寧波大學的志愿者們迅速投入到緊張而有序的工作中。他們與孩子們進行了親密的互動,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學習情況,為他們量身定制了豐富多彩的學習計劃和活動安排。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們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寧波大學風華伴學志愿服務隊與東籬之家創(chuàng)始人王雪娟女士合影。朱凱悅供圖。
“東籬之家”的志愿者團隊交接儀式雖然短暫,但它所傳遞的愛心與責任卻是永恒的。我們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和努力下,“東籬之家”的愛心事業(yè)將不斷發(fā)揚光大,為更多的留守兒童帶去希望和溫暖。讓我們攜手并進、共筑夢想,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通訊員 朱凱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