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新疆考察講話精神,深入踐行文化潤疆工程,7月18日、19日,華南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馨星社會實踐服務隊(以下簡稱“馨星隊”)通過線上平臺為新疆喀什深塔中學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民族團結課”。本課的主講人是馨星隊文教板塊的朱逸文。
朱逸文是一位彝族姑娘。在談到參與本次“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的初衷時,她表示:“我自己本身就是少數民族的一員,深知民族團結事業(yè)的重要性。所以,當聽說馨星隊將要到新疆的中學支教時,我第一時間報了名。”
7月12日至1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新疆考察調研。第一次聽聞總書記的行程,朱逸文非常激動:“沒想到‘三下鄉(xiāng)’的實踐地居然和總書記的行程是一樣的!”
習近平總書記說:“要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正確認識新疆歷史特別是民族發(fā)展史,樹牢中華民族歷史觀,鑄牢中國心、中華魂,特別是要深入推進青少年‘筑基’工程,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推動各族群眾逐步實現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總書記的講話字字千鈞,朱逸文讀罷萬分感慨:“總書記的話講到我的心里去了!只有了解過新疆歷史和民族發(fā)展史的人,才會明白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家人。向當地青少年普及新疆歷史和民族發(fā)展史,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她愈發(fā)覺得自身責任重大。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朱逸文為她的課取了一個充滿寓意和詩意的名字——“石榴花開映天山”,將“新疆歷史和民族發(fā)展史”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并且重點闡述新疆各民族作為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一部分的理論和現實依據。她希望通過她的講述,能夠增強當地同學們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高同學們的愛國主義實踐能力。為了上好這一門“民族團結課”,她進行了多次的試講,將課件和講稿反反復復地修改了七八遍。“即便是這樣,當我真正看到一個個同學進入線上課室的時候,還是感到非常緊張和激動。”她說道。
課堂效果非常不錯。由于是線上授課,朱逸文起初還很擔心“沒人回答我的問題,導致冷場”,但是授課開始后,同學們的熱情消除了她心中的不安。她說:“即使問題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發(fā)散思維,大家也能做到很快聯(lián)想,積極回答。”這讓她感到自己的努力收獲了回報。
課后,當談及這難忘的40分鐘,朱逸文表示:“教育是一項長遠的工作,不是短短40分鐘就可以達到目的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如何處理好民族關系是每個時代的課題。我既然有幸生于中國,有幸生于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就有責任為民族團結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如果未來有機會,我一定不忘習總書記囑托,到少數民族地方支教,向那里的孩子們普及民族發(fā)展史,并教導他們熱愛祖國、報效祖國。”

(圖1:朱逸文正在授課)

(圖2:朱逸文正在授課)

(圖3:朱逸文的授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