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草,用她柔弱而頑強的生命存活于世。“墻邊草,隨風倒”說她柔弱;“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說她頑強。
綠草,用她團結(jié)互助的精神生存發(fā)展。無論是崇山峻嶺,還是沃野平原,只要有綠草的蹤跡,她總是一簇簇一叢叢結(jié)伴而生,從不獨占,從不獨享。
綠草,用她淡泊不爭的品質(zhì)傲岸于世。萬綠叢中一點紅,說她甘做陪襯,不慕虛名。
綠草,她沒有山的偉岸,樹的高大,花的嬌美。但她卻憑借群體的力量和無怨無悔的付出,給人們帶來不盡的享受。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是多么雄渾壯美的畫卷!“藍藍的天上飄著那白云,白云的下邊是雪白的羊群;羊群好像斑斑白銀,撒在草原上,多么愛煞人。”這是多么美妙動聽的樂章!“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夢幻般的情境,誰人能不神往!
其實,我們今天所吟所唱的綠草或草原,都是人們?nèi)庋劭吹,再?jīng)過升華的精神產(chǎn)品,表現(xiàn)的也都是綠草的精神屬性。人們?nèi)庋劭床坏剑珔s客觀存在著綠草的物質(zhì)屬性和歷史功績,千百年來,人們卻熟視無睹,以致被埋沒至今。
我們先從人類營養(yǎng)健康的角度,探討一下綠草對人類健康的間接貢獻。
從動物食物鏈的角度分析,陸地上的動物無外乎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兩類。動物的食物鏈是:食肉動物捕食食草動物,食草動物吃草。試想,如果沒有了綠草,食草動物是不是會被餓死?食草動物絕跡了,食肉動物是不是也會被餓死?這個世界如果沒有了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人類飲食中的乳業(yè)和肉類就不會存在;沒有了乳業(yè)、肉類的飲食會有怎樣的營養(yǎng)?維持生命活動三大營養(yǎng)素中的脂肪蛋白如何攝。咳祟惖慕】凳遣皇橇钊藫鷳n?還有,人類的精神營養(yǎng)又會怎樣呢?雞鳴狗叫的快樂,烏鴉和狐貍等動物的故事和動物文化也不會產(chǎn)生。顯然,人類的精神生活也會枯燥乏味。甚至,人類能否存活到今天都值得懷疑。
當然,有人會說,陸地上除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之外,還有雜食類動物。親愛的朋友,在屈指可數(shù)的雜食類動物中,能供我們祖先捕食的有幾種?只有熊、野豬和靈長類動物。那么,這些雜食類動物較之牛、羊等食草動物,哪個數(shù)量更多更易捕捉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再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看看綠草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眾所周知,人類在由猿進化到人的漫長歷史進程中,經(jīng)歷了以采集、漁獵為生的舊石器時代。這里所說的漁獵,一是捕魚,二是狩獵。談到狩獵,自然離不開獵物。前面說過,沒有了綠草,就不會有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沒有了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也就沒有了獵物。沒有了獵物,舊石器時代的“漁獵”,就應(yīng)該是只有“漁”,而沒有“獵”;沒有了獵物,自然也不會有剩余的獵物;沒有了剩余的獵物,以后新石器時代的畜牧業(yè)也不會產(chǎn)生。由此可見,沒有了綠草,人類進化史的教材都將改寫。
當然,有人還會說,天上的飛禽也可以是獵物。親愛的朋友,放眼歷史長河,我們這里所說的獵物,應(yīng)該是在原始人向現(xiàn)代人進化的漫長歷史進程中,既能滿足原始人群體生活需求又相對穩(wěn)定的獵物。只有這樣的獵物,才能在人類進化的歷史進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就天上飛禽的靈敏和重量,以舊石器時代人類制作、使用生產(chǎn)工具的水平和技能,怎么可能捕量撲捉天上的飛禽呢?充其量掏掏鳥窩,拾拾鳥蛋,以此作為圍獵大型野生動物的補充。即便如此,也會受到時令的制約,因為鳥兒會隨著季節(jié)遷徙,鳥兒也不能一年四季都產(chǎn)蛋。
怎么樣?綠草對人類的貢獻不夸張吧?其實,綠草的貢獻遠非如此。
我們再到非洲東部的塞倫蓋蒂草原看看。
一年一度由角馬、斑馬和羚羊組成的遷徙大軍,少則十幾萬,多則上百萬,它們?yōu)閷ふ倚迈r的牧場,從坦桑尼亞的曬倫蓋蒂保護區(qū)北上,浩浩蕩蕩,跋涉3000多公里,最終到達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遷徙大軍所到之處,對綠草的噬啃踩踏是可想而知的。可是,每次遷徙,塞倫蓋蒂草原都敞開胸懷,為它們提供豐美的草場。好像在說:“來吧,孩子!這里是你們的家園,這里有你們吃不盡的綠草……”一番噬啃踩踏之后,綠草又依伏大地,頑強再生。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年復(fù)一年。
地球上的其他草原又會怎樣呢?草原的地理位置可以改變,草原上動物的品種也可以變化。但是,野生動物的食物鏈即食肉動物捕食食草動物,食草動物吃草,這一無爭的鐵律是不會變的。只要野生動物的食物鏈不變,綠草滿足食草動物的溫飽,食草動物又使食肉動物得以存活,這一客觀事實也是不會變的。由此可見,綠草是野生動物賴以存活的前提。至此,我們是否可以這樣推論:“綠草是野生動物之母。”
事實勝于雄辯。
從生態(tài)文明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看,綠草的貢獻就更大了。
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綠草的可愛,是在一九八六年的五月四日。記憶為什么如此清晰?因為那天是“青年節(jié)”。那時,每到春天單位都會組織義務(wù)勞動——植樹。“青年節(jié)”那天,我和單位其他同事早晨七點便來到了“于洪苗圃”。任務(wù)是將十幾株楊樹苗連土帶根地挖出來,放到汽車上。下個環(huán)節(jié),運到哪兒,栽到哪兒,由另外一個單位負責。由于樹苗不大,來的人又多,十幾株樹苗很快就挖了出來,放到了汽車上。因為午餐是由單位統(tǒng)一購買送到苗圃,所以同事們看看無事,便自由活動起來。有的郊游踏青,有的三五成群地打起了撲克,我則選擇了一塊朝陽的草坪躺了下來,本想躺在松軟的草坪上舒展舒展筋骨曬曬太陽,……不想,卻睡著了。
這一覺,睡得真香!何時入睡?睡了多久?渾然不知。以至于同事們喊我,叫我吃午飯時,我都不愿醒來,依然賴在草坪上不肯動彈。蔚藍的天空,悠閑的白云;和煦的陽光,松軟的草坪;成行的綠樹,拂面的微風;曼妙的蝴蝶,清幽的花香……多么美妙的人間仙境呀!
我終于明白了,大地母親的懷抱之所以溫暖,是因為有了綠草這樣一層柔軟的綠毯。如果沒有了綠草,陽光將不再明媚;如果沒有了綠草,天空將不再蔚藍;如果沒有了綠草,大地將不再溫暖;如果沒有了綠草,空氣將不再清新……干旱、風沙、霧霾……沒有了綠草的世界將多么可怕!
綠草對人類的卓越貢獻,人類對綠草的深情愿意。我想,地球上的游牧民族應(yīng)該理解得更為深切。
魯迅先生曾經(jīng)把自己比作牛,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卻是奶與血。
牛,因為對人類的貢獻和辛勤耕耘的精神,得到了人們的愛戴。那么,默默地為牛奉獻飼料,使牛生存的基本需求——溫飽得到保障的綠草,貢獻的又是什么呢?慷慨地為食草動物供給食料,使野生動物衣食無憂,生生不息的綠草,貢獻的又是什么呢?無聲地染綠大地,為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綠色環(huán)保而日夜守望,不離不棄的綠草,貢獻的又是什么呢?
是青春,是生命;是大愛,是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