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尋紅色文化的征程中,魯?shù)貙ぜt調研團的腳步從未停歇。我們跨越山東、新疆、重慶三地,深入挖掘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
山東:追溯革命星火的起源在山東,我們的調研從濰坊市坊子炭礦博物館開始。踏入館內,珍貴的文物和詳實的資料,將革命時期的艱苦歲月一一展現(xiàn)。從早期工人階級的抗爭,到罷工運動的開展,每一個歷史事件都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和平的來之不易。那把磨損的鶴嘴鎬、泛黃的工會名冊,無不訴說著先烈們?yōu)樽饑篮妥杂傻牟磺範帯?br />隨后,我們走進中共山東早期歷史紀念館。在這里,講解員以 “種子成長” 為喻,生動講述了山東黨組織從萌芽到壯大的歷程。王盡美、鄧恩銘等先驅的事跡,以及淄博礦區(qū)大罷工、鄧恩銘獄中家書等歷史細節(jié),讓我們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的堅定信仰和 “舍小家為大家” 的情懷。在互動環(huán)節(jié)中,我們也深刻反思了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同時,針對館內文物修復和線上宣傳的問題,我們提出了開發(fā)文創(chuàng)產品等建議,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紅色文化。
新疆:感悟兵團屯墾戍邊的精神在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我們感受到了兵團人屯墾戍邊的偉大精神。一件件飽經(jīng)滄桑的文物,如 “軍墾第一犁”“地窩子”,以及 “八千湘女上天山” 的感人故事,都彰顯著兵團人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泛黃的老照片中,年輕的兵團戰(zhàn)士手持坎土曼在戈壁灘上開荒造田,他們的笑容和執(zhí)著的眼神,讓我們看到了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的精神力量。我們還采訪到一位老兵團人,他的講述讓那段歷史更加鮮活,也讓我們深刻領悟到兵團精神的代代傳承。
重慶:探索紅色資源的保護與傳承在重慶,我們對三峽移民紀念館和萬州區(qū)政協(xié)提案委員會進行了調研。三峽移民紀念館作為魯渝協(xié)作的重要成果,承載著三峽移民的偉大精神。通過實地考察、游客采訪和與工作人員交流,我們了解到紀念館在紅色資源保護與傳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存在宣傳力度不足、文化活動形式單一、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等問題。游客們建議加強與學校合作,利用新媒體平臺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
萬州區(qū)政協(xié)提案委員會在推動紅色資源保護與傳承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通過組織政協(xié)委員調研,提出了一系列關于紅色資源數(shù)字化保護、線上展示平臺建設、新媒體宣傳等方面的提案,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在提案落實過程中,也面臨著多部門協(xié)同合作難度大、資金投入有限、提案跟蹤和評估機制不完善等挑戰(zhàn)。
魯?shù)貙ぜt調研團在三地的調研中,收獲頗豐。我們不僅深入了解了各地的紅色文化,也意識到紅色資源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未來,我們將繼續(xù)努力,以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讓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后續(xù),我們會進一步整理調研資料,針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更完善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