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師學子三下鄉(xiāng):赴小崗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調研
作者:李翔 向家興 闞楊敏 李佳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
2023年7月21日,為了紀念和弘揚大包干精神暑期“赴小崗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調研”社會實踐小組成員來到了中國改革第一村——鳳陽縣小崗村大包干紀念館,開展“走進大包干紀念館 感受大包干精神”活動。
進入大包干紀念館,迎面而來的是一幅歷史的卷軸,時間就定格在1978年12月那個嚴寒的冬夜,小崗生產隊的十八位農民冒著極大的風險在一份“生死契約”按下了鮮紅的手印。正是這十八戶農民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拉開了中國農村經濟改革的序幕。大包干的推行經歷極大的考驗后,1980年終于在全國上了“戶口”。 大包干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開放的大幕。農村改革的發(fā)展推動了城市改革的進行,并形成農業(yè)和工業(yè)、農村和城市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改革洪流,進一步推動改革向更深入、更廣闊的領域前進。
然后,團隊成員認真觀看反映小崗村“大包干”進程的珍貴圖片。這里陳列著大批珍貴文物和豐富的史實資料,生動地展示了這片土地承載的光輝歷史。通過對館內工作人員的采訪,團隊成員切身感受到當年小崗村十八位農民敢為人先,勇于創(chuàng)新的勇氣和改革精神。感受了當年小崗村“大包干”從醞釀、發(fā)生到發(fā)展的整個歷史進程,深刻感受了30多年來小崗村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被“大包干”所體現(xiàn)的敢為人先的精神深深折服。
最后,團隊成員又來到位于鳳陽縣小崗村里的“當年農家”茅草屋,這里是“大包干”帶頭人之一的嚴立華的家,屋內的簽字室,是18位農民按紅手印的地方。這間茅草屋是當時典型的農家居所,茅草房用本地所產茅草覆蓋,墻是用泥土和稻草砌壘而成的。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無論在任何時代,成果都是拼出來、干出來的。改革開放40周年,當年那個小村莊的“大包干”精神已經被賦予了跨時代精神,擁有極其重要的歷史貢獻和超飽滿現(xiàn)實價值。因此,回顧總結小崗大包干精神,對于在新時代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像歷史上許多重大的變革那樣,歷經40年的錘煉與演變,“大包干”產生的效應遠比直接解決的問題更為深刻和廣泛。它不僅促成了農村生產力的解放,重塑了中國農村經濟的形象,而且造就了中國當代改革的大趨勢,為包括城市在內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借鑒。“大包干”已不僅僅是簡單意義上的農業(yè)生產責任制的代稱,而是以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匯入了中國改革大潮的歷史洪流之中,變成了當代中國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小崗村“大包干”精神
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fā)源地,“大包干”改革實踐孕育了“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為主要特征的“大包干精神”。后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小崗在“大包干”之后不斷推進和深化改革,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在開展土地改革、農業(yè)合作化、新農村建設、鄉(xiāng)村振興等系列實踐中,形成的實事求是、尊重民意、敢為人先、勇于奉獻、共同富裕等精神財富的總和。
如今中國農村改革的發(fā)展變化,是巨大的,翻天覆地,舉世公認。而小崗人的改革新嘗試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依然引領著農村的“新改革”,啟迪新時代、改革新征程。
二、發(fā)揚小崗“大包干”精神,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精神是不朽的,小崗的“大包干”精神經歷史滄桑、實踐洗禮,更是當代中國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為激勵著我們奮勇前進的精神力量。
學習小崗精神,就是要充分認識到每個村莊都有其獨特的特點,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始終貫徹到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施的過程中,推動鄉(xiāng)村振興健康有序地進行,科學準確地把握各地差異和特點,確保規(guī)劃符合實際、與時俱進。
作為中國農村改革主要發(fā)源地和中國改革標志的小崗村,在中央和省市縣鎮(zhèn)黨委政府的關懷重視和小崗人民為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不懈努力下,進一步弘揚小崗精神,全面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我們可以看到小崗精神并沒有隨著大包干的結束而消亡,而是一直在小崗乃至全中國的發(fā)展歷程中不斷傳承和發(fā)揚,成為展示安徽改革開放新成就的重要窗口。
通過參觀學習,實踐團隊深切地感受到改革開放后中國農村發(fā)生的巨大變化,深入地了解了小崗村的改革歷程,認識到改革創(chuàng)新對農村甚至新中國的巨大推進力,學習了“大包干”精神,讓隊員們堅定了報效祖國的決心,敬佩勞動人民的智慧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3-08-20 關注:
社會實踐報告推薦
- 金川公司工業(yè)參觀之旅
- 2023年8月16日,來自蘭州理工大學的一群熱血青年,在金川公司的熱情邀請下,踏上了一場引人入勝的工業(yè)參觀之旅。
- 社會實踐報告 08-20
- 微芒匯星河,陽光支教行
- “太好了,太好了!有哥哥姐“太好了,太好了!有哥哥姐姐們給我們上課,這個暑假一點也不孤單!”孩子們歡呼著。蟬鳴夏至,又是一年暑
- 社會實踐報告 08-20
- 科技傳承非遺力量,青春共建時代華章
- 科技日新月異,電信詐騙手段也日益增多,呈現(xiàn)出生產業(yè)鏈化、集團化、非接觸化的特點。為提高電信網絡詐騙較缺乏防范意識的中老年人群體
- 社會實踐報告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