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于天地之間,感天地之大恩。6月29日,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心系朝陽,情系夕陽,愛暖鄉(xiāng)村”發(fā)展性資助項目組走進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橋頭河鎮(zhèn)株木村,走訪留守兒童,看望空巢老人,拍攝紀念影集,開展系列課程活動,給村中老人兒童送上一份溫暖。
項目組成員所繪制海報
6月29日,項目組成員在株木村展開實地走訪,對株木村的基本建設狀況有了初步了解。
于6月30日-7月1日走訪株木村小學、實竹希望小學(已放假),在征得校長同意的的前提下為株木村四年級學生拍攝照片,除此之外,之后在走訪老人及留守兒童及課程開展中拍攝、挑選有紀念意義的照片,打印并寄回到當?shù)。這份影集能夠為當?shù)乩先藘和粝麻_心幸福的瞬間,成為他們充滿溫暖的記憶。
來到學校進行宣講
走訪當?shù)亓羰貎和翱粘怖先耍?br />
7月1日晚通過線上聯(lián)系當?shù)卮逦瘯确绞,項目組成員7月2日在提前調(diào)研后,了解了村內(nèi)留守兒童及空巢老人實際情況,為留守兒童準備了多種文具及零食,為空巢老人準備了慰問禮品。項目組成員到達株木村后進行實地走訪,在送出禮物的同時記錄下村中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真實生活,以能讓更多的社會群體關(guān)注到株木村里需要得到幫助的家庭,為他們送去溫暖。
項目組成員于孩子合照
開展系列暑期課外趣味課程
7月3日-7月6日根據(jù)當?shù)貎和瘜嶋H情況,實踐團隊所有成員提前做好教案,并準備好課堂相關(guān)材料。準備文具及零食作為獎品,調(diào)動兒童積極性。扭扭棒、剪紙、粘土手工、科學實驗及趣味語文這五堂課豐富了兒童暑期課外生活,在給他們帶來快樂的同時培養(yǎng)其動手動腦能力及創(chuàng)造力。
孩子們與項目組的合照,集體剪紙展示作品
孩子們開心的展示作品中(展示部分)
趣味科學實驗合影
活動成果:
通過手工課,增強課程的趣味性,鍛煉孩子們手腦結(jié)合的能力,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等;通過趣味科學課程,讓孩子們了解科技知識,啟發(fā)創(chuàng)造思維,提高科學意識,滿足孩子們的探索欲望。溫暖獨居老人,為他們做一頓飯,干一些家務活等,實踐新時代尊老愛老的精神風貌,進一步樹立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對整個愛心活動實時拍照定格,把瞬間變成永恒,給老人和兒童留下美好回憶,用相片傳遞相思念。
活動感受與收獲:
(1)項目組成員通過走訪慰問,真實地近距離去觀察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生活,著實震撼了我們每一個人。通過照片視頻地方式真的不足以真正去了解實際情況,也遠遠比不上親身走訪讓人震撼。身患疾病的孩子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住在毛坯房里,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沒有裝修,四周都是紅磚,那只能勉勉強強算作一個房子,但這卻是祖孫兩人賴以生存的家。
雖然送的禮物不重,但他們熱情招待和問候,孩子們在周圍開心的拆著禮物,耳畔盡是歡聲笑語。公益不僅僅是你與我之間的關(guān)系,而是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做一個善良的人,公益由指尖開啟,逐漸沉淀為心靈的理性,讓一時感動變?yōu)殚L久習慣。作為新⼀代⼤學⽣的我們,更需要投⾝于社會,⽤⾃⼰的⾝⼼去體會、深思,只有這樣,所得到的才是最真實的⼀⾯!
(2)為期四天的暑假課外趣味課程,讓我們收獲了很多,也給予了很多感受,我們能感覺到小同學們求學的心,他們是很渴望去學習到有用的東西,因此也給我們的教學增添了動力和挑戰(zhàn)性,所以每一次的課堂我們都很認真去準備。每一位成員都在深深的感嘆當教師的默默耕耘,也體驗到了基層教育的艱辛與神圣,更加堅定了我們要做一名優(yōu)秀大學生的決心和信心。
社會實踐是學校課堂的有效延伸和補充,是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大學生認識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解決思想問題的有效途徑。我們在這次活動中不僅帶動了更多人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認識,更在實踐中鍛煉了自己的本領(lǐng),增長了自己的見識,更是對自我的一種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