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
作者:李泓達 來源:李泓達
傳遞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 為了學習百年黨史,弘揚革命精神,賡續(xù)紅色基因,厚植愛黨愛國情懷。我們小組在紅色教育基地彭雪楓將軍紀念館開展了黨史學習社會實踐活動。由于疫情等客觀原因,我們將活動改為線上,但依舊做足了功課,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瞻仰大廳。 廳內莊嚴肅穆,氣勢恢宏。廳內的彭雪楓將軍雕像巍然挺立,昭示著他短暫卻不平凡的一生。背景墻砂巖浮雕鐫刻著高山、黃河、青松,寓意彭雪楓將軍崇高的革命氣概。兩側是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彭德懷、陳毅為彭雪楓共致的悼詞:二十年艱難事業(yè),即將徹底完成,忍看功績輝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貞,是共產黨人好榜樣;千萬里破碎河山,正待從頭收拾,孰料血花飛濺,為國犧牲,滿腔悲憤,為中華民族悼英雄。
一座紅色的場館,一段濃縮的歷史,一種精神的傳遞。一代名將彭雪楓出生于1907年,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任紅三軍團四師政委,抗戰(zhàn)時期為新四軍第四師師長。1944年9月11日,彭雪楓在收復河南省夏邑縣八里莊戰(zhàn)斗中被流彈擊中,以身殉國。短短的文字遠不足以敘述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彭雪楓將軍紀念館院內,松柏蔥郁、大地肅穆,氣氛莊嚴而凝重。在莊嚴肅穆的大廳內,一幅幅珍貴的圖片,一張張文字介紹,訴說著將軍一生的奮斗史。我們心里思緒萬千,感慨將軍英年早逝,在短短37年的歲月里,為黨和人民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留下了輝煌的不朽功績。小組成員們也通過一件件實物感受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chuàng)業(yè)之艱辛,革命奮斗之艱難。將軍早年投身到拯救中國的革命之中,為了畢生的信仰,帶領軍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參觀完將軍紀念館后,小組成員不禁回想起近代中國之積貧積弱,黨的建設之艱難困苦,內 心久久不能平靜。當代中國之飛速發(fā)展,是無數像將軍這樣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繼,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要充分利用,不斷拓展彭雪楓將軍紀念館的教育功能,祝愿其建設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國防觀念,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重要陣地,成為廣大群眾了解黨的歷史,激發(fā)擁軍熱情的重要陣地,更成為我們青少年繼承先烈遺志,弘揚民族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陶冶道德情操,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陣地。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2-10-03 關注:
社會實踐報告推薦
- 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 河南工業(yè)大學以夢社會實踐團隊在暑期開展了防疫宣傳活動,在此期間團隊中每個人都恪盡職守,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社會實踐報告 10-02
- 懷念高金城,精神永相傳
- 實踐隊隊員上午到達紀念館后,首先與接待室工作人員進行基本情況的了解與交流,隨后及開始了展館的學習與參觀活動。
- 社會實踐報告 09-30
- 尋找良好家風家訓
- 在我的家鄉(xiāng)湖南,曾有這樣一個人,毛主席評價他“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蔣介石評價他“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 社會實踐報告 09-30
- 杞梓之林返家鄉(xiāng)社會實踐報告
- 我在假期利用社會實踐的機會參加的第二個團隊是——杞梓之林。這是一個由幾位來自各地不同大學的不同專業(yè)的同學為響應大學生返家鄉(xiāng)的號
- 社會實踐報告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