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她們可以錦衣玉食卻選擇了與貧苦相依,她們可以花前月下,卻選擇了與寂寞相守,她們可以無憂無慮,卻選擇了與磨礪為伴,因為她們的默默付出,為抗美援朝的志愿軍撐起了一片天空,她們有個響亮的名字叫做軍嫂,而我認識的何世玉奶奶就是這偉大軍嫂中其中的一位。
我與何奶奶的相識是在去斯木哈納中國77號界碑的路上,從認識何奶奶開始,她的臉上就一直微笑著像個孩子,如果不是她的兒孫們跟我講奶奶剛剛過了80的生日,我真的不敢相信,站在我面前的這位慈祥可愛的奶奶已經(jīng)有80歲的高齡了,眼不花,耳不鳴,還寫了一手好字。
何奶奶的全名叫何世玉,1935年5月出生在四川,我和何奶奶因“志愿”二字結(jié)緣。當奶奶聽到我說我是來自山東志愿新疆的志愿者時,握住我的雙手激動的對我講:“丫頭,了不起呀,了不起,孩子,辛苦了!”,我不知道這位可愛奶奶為啥這樣激動,后來在與奶奶的閑聊中才得知是由于奶奶的老伴陳傳秦的緣故。何奶奶告訴我,她的老伴陳傳秦是當年參加抗美援朝的志愿軍中的一名志愿軍排長,和我一樣,不計報酬,只為響應(yīng)國家的號召,義無反顧的參加了志愿軍的隊伍中!
本來在去往斯木哈納中國77號界碑的路上由于路途遙遠加上將近3000m的海拔,何奶奶已有了些許的疲憊,可當提到自己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伴時,何奶奶似乎頓時來來勁頭,精
神了許多。而我聽到“志愿軍”三個字,說不上為什么,似乎也來了興趣,靜靜的聽著何奶奶講述著志愿軍的故事,用筆簡單的在筆記本上大體記錄著。
客車上何奶奶詳細的給我講述著,她的老伴陳傳秦比她大三歲,立過三等功。1951年參加到抗美援朝0208部隊三支隊的志愿軍隊伍中,1953年從朝鮮回到中國,1954年3月份她和老伴領(lǐng)證結(jié)婚(說到“結(jié)婚”時,奶奶的臉上洋溢著濃濃的幸福),1956年奶奶跟隨老伴的部隊還去過我的老家青島,1964年由于上級指示需要,奶奶跟隨老伴轉(zhuǎn)業(yè)來到新疆,建設(shè)邊疆,成為新疆克州師范學校的一名工人。2002年3月,何奶奶的老伴去世,何奶奶一直留在了南疆再沒回過四川老家。從1964年到2015年,這位偉大的奶奶沒有因為老伴的離去和南疆的暴亂離開新疆,一待就是一輩子,成為了一名永不走的戍邊人。何奶奶和她的家人告訴我說:他們生活在南疆幾十年,不覺得南疆有啥可怕之處,她們愛新疆,熱愛這的每一片土地。
聽完奶奶的故事,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雖然這位可愛的何奶奶一直握著我的手,說:我跟她的老伴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可是此刻的我更覺得這位80歲高齡的奶奶才是最了不起的,不知不覺中我已為這位戈壁灘上最可愛的軍嫂奶奶豎起來大拇指。相比我的志愿者事業(yè)而言,這位扎根邊疆的軍嫂奶奶更值得我們?nèi)プ鹁础?ldquo;軍嫂”一個外人引以為豪的名字,在何奶奶的身上我看到了太多的艱辛,在何奶奶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默默地支持,什么是默默的堅守,什么叫做薪火延續(xù)。從抗美援朝到扎根邊疆何奶奶肩負著太多的重擔,守護著太多的責任。因為何奶奶的堅強,才有了她的老伴陳傳秦的奉獻,軍營中因何奶奶的存在越發(fā)燦爛多姿,固守國防有何奶奶不可磨滅的功勞。
人世間總有那么一種情感溫暖人心,震撼心靈;總有那么一段故事天地驚動,鬼神哭泣;總有那么一種精神,萬人傳頌,催人奮進。生活中的何奶奶是如此的平凡,但卻用她平凡的身影在新疆的土地上締造著不朽的神奇。此刻,請允許我一名西部計劃大學生志愿者的身份,向全天下的最可愛的軍嫂和何奶奶道一聲:您辛苦了!愿未來的日子里,您永遠像此刻一樣健康快樂的生活在新疆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