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烈河、潮白河、老牛河三水交匯之地,板城柳是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特別是位于金牛廣場與南江小區(qū)周邊的柳,猶如綠色的籬笆扎在小區(qū)與公路中間,涇渭分明、秀麗文雅。板城柳那圓圓潤潤的枝頭讓人傾慕不已,每次經(jīng)過那里,我都會感到分外的親切、愉悅。
春天,河水冰融,暖風(fēng)滋潤了干燥的空氣,一股靈氣和生機(jī)自枝頭萌發(fā),喜鵲喳喳的叫聲亦喚醒了板城柳的沉睡,細(xì)小的葉蕾彈指欲破。數(shù)夜,尖尖的柳芽化繭成蝶、爬滿枝頭,淡淡的柳香在空氣中彌漫,勾勒出一幅“乳芽嫩柳散清香,客鵲枝頭享時光”的唯美 畫卷。塞外的春有時不是很溫柔,一場春雪過后,“寒衣翠柳覓芳蹤,雪壓春花失嬌容”的狂野就會呈現(xiàn),更會讓你產(chǎn)生一種“紛飛瑞葉落地雨,道是初春卻如冬”的感嘆。
夏天,板城柳的葉子如田里的麥穗瘋長,她骨感的身軀日漸豐滿。豐腴、婀娜的柳葉似裙擺一樣,枝葉搖動,綠影婆娑,給人以風(fēng)光旖旎、日籠輕紗的遐想。天上閑云飄至,雷雨落下,繪出了“暮色漸近日斜西,楊柳垂淚綠蓑衣”的水墨山水。夜晚,株株夏柳間的華燈閃爍,行人熙熙攘攘,廣場的夜舞正興,讓人感到熱情洋溢、綠柳伴唱的青春氣息。
秋天,板城柳的綠是最堅韌的,任季節(jié)催促,她遲遲不肯卸妝。哪怕風(fēng)吹亂了絲發(fā),褶皺了皮膚,冷氣浸透了枝干,扯破了外衣,板城柳依然裝扮著自己,把最美的素顏展現(xiàn)給世人。在最后的一抹綠意消退,她把自己的葉子變成了金黃,與夕陽、晚月相約,成熟、凄婉的美油然而生。“綠柳描金黃,晚月會夕陽”把她定格在了永恒的畫框 。
冬天,繁華逝去,鉛華盡洗。板城柳雖無漂亮的羽衣,卻多了火柴帽女孩般的變化,鮮明的線條,倔強(qiáng)的軀體,不因風(fēng)的折磨失去尊嚴(yán),不因水分的流失輕易折枝,更不因別人的譏諷失去歡笑。冬雪到來,她張開臂膀,凝聚片片雪花,把生命短暫易逝的雪絨花帶給粉絲。我欣賞冬柳,初冬曾為她寫過這樣的詩句——“夜半初聞雨登臺,深宵又聽雪襲來。一樹碧玉猶可見,海棠花開除疫霾。”
板城柳美而不嬌,端莊高雅,自強(qiáng)不息、永不沉淪,她的品質(zhì)時時激勵著我。每天上下班從她身邊走過,她都帶給了我發(fā)現(xiàn)和驚喜,帶給了我感悟和詩意,帶給我更多的是無限的希望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