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藍天,筑空防線 ——記采訪退伍功勛老兵李富元
發(fā)布時間:2024-09-18 閱讀:
泉城有魂,歷山之下,自古齊魯多俠義,遍布紅色足跡。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厚植愛黨愛國情懷,我作為山東大學文學院“尋跡賡新”調(diào)研團的一員,有幸采訪了獲得過一次二等功、五次三等功的退伍老兵李富元老人。
踏入李爺爺家中,陳設(shè)樸素卻整潔,他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屋,遞來幾顆還沾著水珠的鮮桃。剛坐下來面對鏡頭,李爺爺臉上帶著質(zhì)樸的靦腆,笑著說:“我沒有什么事跡。”愈是謙遜,卻愈襯得他的勛章光亮熠熠。在李爺爺樸實的鄉(xiāng)音中,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從歷史的薄霧中浮現(xiàn),一副副生動的軍旅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
砥礪人間是此峰。“保家衛(wèi)國是軍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李爺爺談到參軍的初衷時擲地有聲道。李爺爺?shù)母篙厪目谷諔?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歲月走來,“有國才有家”的信念深深刻寫入骨。李爺爺二十余年的軍旅生涯伴隨著共和國走過了波瀾壯闊的起伏歲月。在國家篳路藍縷的艱難日子中,李爺爺時刻懷著保家衛(wèi)國的崇高理想,愿為祖國赴湯蹈火,這不僅是爺爺參軍的初衷,更是一代代革命先烈一脈相承的不屈信念,是中華民族浴火重生的砥柱。
聲明昭信史,功業(yè)在今朝。前兩次三等功是李爺爺在日常的飛行訓練中正確及時的處理了事故:一次他在飛機起飛降落指令有誤而導致飛機即將發(fā)生撞機事故的情況下,及時駕駛飛機退出跑道,留出空間,避免了事故的發(fā)生;另一次是在飛行過程中突發(fā)電路故障,在缺少大量儀表的情況下,李爺爺鎮(zhèn)定及時地進行安全降落,避免了飛機的墜毀。這十年如一日地嚴格要求、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堅決的執(zhí)行力讓他兩次化險為夷,也讓人深刻領(lǐng)會到1560安全飛行時長是多么來之不易又彌足可貴,絲毫不比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火紛飛而遜色,這樣的意義也永遠拭亮了這塊二等功勛章的光彩。從班長到大隊長再到參謀長,優(yōu)秀從來沒有讓他止步和自大:“沒有什么,不過比別人對自己的要求嚴格一點。”這種嚴于律己與十年如一日的堅持無不令人動容,正是前輩先烈這樣的良好品質(zhì),支撐著中華民族一步一步強大起來,歷史不會忘記,我輩青年正當繼承。
愿為腰下劍,直下斬樓蘭。李爺爺另外兩次三等功經(jīng)歷,是在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戰(zhàn)場上取得的。當時李爺爺作為大隊長率領(lǐng)飛行大隊奔赴老山、者陰山前線與越南軍隊進行空中對峙為地面部隊保駕護航。在那段烽火歲月中,李爺爺和飛行隊員們枕戈待旦,時刻為作戰(zhàn)進行準備與動員。在提到這段激蕩歲月時,李爺爺臉上露出少有的嚴肅神色,并提到在戰(zhàn)場上,“所有思想都投入到戰(zhàn)爭中,一心只想著打勝仗”,經(jīng)過戰(zhàn)火淬煉的軍人本色令我們肅然起敬。正是這樣一代代炮火不曾打散的軍人本色,在祖國的大地上構(gòu)筑起一道堅固的空中防線。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李爺爺在采訪中反復提到在學習與工作中所受到老前輩的影響。有抗美援朝英雄李春吉、楊育才,還有許多無名的烈士。他們身上的質(zhì)樸、堅定、勇敢深深地影響著李爺爺,李爺爺表示他至今仍懷念軍隊中的生活,這種不斷傳承的紅色基因與紅色精神,不僅是一代代軍人的底色,更是中華民族的底色。卻顧所來徑;赝倌旮锩鞒,中華民族的解放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烈士用犧牲所換來的。蒼蒼橫翠微,革命烈士們的質(zhì)樸、堅強與勇敢是根植于幾度浮沉的中華民族的紅色基因,更是我們今天的一筆寶貴財富。
兩個小時很快過去,采訪在不知不覺中也近尾聲。我與其他隊員們?nèi)跃镁贸两诶顮敔斨v述的那一段段激昂的歲月中。不覺炮聲已遠,窗外的蟬聲將我們拉回現(xiàn)實,但不變的是烽火歲月下的紅色足跡與紅色精神,李爺爺“嚴于律己,不怕吃苦”的寄語還在耳邊回蕩,他用一生鐫刻的軍旅豐碑還在眼前矗立,不禁讓我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知來處,方能明去處。照片已泛黃,軍裝仍筆挺,李富元爺爺胸前的勛章不斷锃亮流光,我仿佛回溯時光,看到了那個熱愛飛行的年輕戰(zhàn)士正坐進飛機,在無數(shù)個清晨、午間或傍晚,翱翔在皓天長空的戰(zhàn)場,馳騁在云海之間的賽道。
作者:山東大學文學院“尋跡賡薪”調(diào)研團 來源:山東大學文學院“尋跡賡薪”調(diào)研團
責編:周云
掃一掃 分享悅讀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