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屯溪老街69號(原“合記春號”藥店),一座承載著厚重紅色基因的黨史遺址顯得格外耀眼、中共皖南特區(qū)委員會(簡稱皖南特委)是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由中共閩浙贛省委在屯溪秘密建立的皖南及皖浙贛邊區(qū)黨組織最高領導機關,革命烽火從這里燃遍皖浙贛邊區(qū)、中共皖南特委舊址紀念館已成為皖南和皖浙贛邊區(qū)開展革命斗爭的重要紀念場所、歷史見證地,也是極具鮮明特色和影響力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紅色文化傳承基地,紅色經(jīng)典旅游重要景點。

8月2日,滁州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赴皖南特委舊址紀念館實踐小分隊在隊長王尚平的帶領下,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安全抵達黃山市屯溪老街69號皖南特委舊址紀念館。

紀念館展陳區(qū)展陳面積達1780平方米,共四層,分為星火燎原-中共皖南特委歷史陳列、黨旗飄飄-中共黃山(徽州)歷史風云錄陳列、熱血豐碑-黃山著名革命烈士事跡陳列和光輝足跡-中共重要黨史人物在黃山(徽州)革命活動陳列四個展區(qū)。以豐富的歷史圖片和文獻資料、圖表、實物展品、雕塑、視頻資料及多媒體等多種形式,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黨組織領導皖南人民進行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革命斗爭史。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學習先輩的崇高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堅定政治信仰,更好發(fā)揮黨史教育基地作用,教育啟迪后人,中共屯溪區(qū)委于2017年底決定對皖南特委舊址進行修繕和改陳布展。紀念館史料文獻全面,資料翔實,涉及面廣。安徽省黨史專家親自策劃、指導,皖浙贛相關地部門及社會各界人士予以支持配合。值得一提的是原皖南特委委員劉毓標的后人劉華蘇、劉華建,原紅十軍團二十師參謀長喬信明的后人喬曉陽、喬泰陽對展陳相關內(nèi)容親自審閱和修改并親臨現(xiàn)場指導。通過一年多努力,成功完成中共皖南特委舊址的改陳布展。

小分隊全體成員本著追逐革命先烈的足跡,深刻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的本心,認真學習此次尋訪的教學內(nèi)容,了解紅色故事,懂得珍惜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生活。追憶起包括陳毅等在內(nèi)的無數(shù)革命前輩和共產(chǎn)黨人為了黨的事業(yè)、民族的解放,堅定信仰、對黨忠誠,百折不撓、無私無畏的奮斗精神,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戰(zhàn)斗不息的英勇事跡,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血脈,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