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星火點亮八皖大地,使命奮進賡續(xù)百年征程
作者:鄒昊博,王清泉 來源:鄒昊博,王清泉
為紀念中共二大召開和首部黨章誕生一百周年,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2022年7月19日下午,志愿者王清泉,鄒昊博一同來到了界首市博物館紅色基地進行點亮宣講。
界首市博物館位于安徽省界首市城市新區(qū)文化活動中心,總建筑面積2200平方米,陳列展覽面積為1800平方米,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與交流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開展社會,展示傳播低于特色歷史文明的核心平臺。截止至2021年,界首市博物館陳列分布為基本陳列,專題陳列,臨時陳列三部分,共五個展區(qū),分別為《界首古代文物陳列館》,《界首彩陶陳列館》,《界首市歷史博物館》和兩個臨時展廳,展示陳列界首市歷年收藏和地區(qū)的出土文物為基本素材。2017年12月,界首市博物館被批準為國家3A旅游景區(qū)。2018年3月27日,界首市博物館被授予“阜陽市科普教育基地”榮譽稱號。2020年12月21日,界首市博物館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二級博物館。
在界首市博物館中,我小組成員充分了解了界首市的紅色歷史與先烈們的英勇奮戰(zhàn),如:1971年1月25日,駐商丘偽日軍第三十五旅團直驅(qū)界首,何柱國軍長率部于界首市張大橋與其激戰(zhàn),日軍倉皇而逃,史稱張大橋阻擊戰(zhàn)。此役中,步兵旅第二團八連連長郭振福,中尉排長唐玉才等39人英勇犧牲。戰(zhàn)斗結(jié)束后,陣亡官兵葬于界首北郊公墓,樹碑歌頌其功績,以慰英靈。
博物館是一個城市的記憶,像張大橋阻擊戰(zhàn)一樣的故事在這個城市還有許多,它們都埋藏在過去中,而博物館的記載使世人可以窺視到先烈們當(dāng)年的熱血。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我們所必須的。
“歷史因銘記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不滅”。當(dāng)代青年應(yīng)永葆紅色基因不變,革命精神不移,民族脊梁不彎,從革命前輩的故事中汲取強大力量,凝聚起意氣風(fēng)發(fā)的豪氣,舍我其誰的勇氣,赴湯蹈火的膽氣,所向披靡的銳氣,先烈的英名,永遠篆刻在人們心坎上;英雄的豐碑,永遠矗立在人們心田中。我們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在追尋紅色記憶,走訪紅色足跡,領(lǐng)悟紅色基因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責(zé)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2-08-20 關(guān)注:
社會實踐報告推薦
- 跟隨總書記步伐,走好初心之旅-揚州站
- 揚州是中國古運河原點城市,也是長江經(jīng)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交匯點城市。運河三灣是水工文化的歷史遺存。著名的“運河三灣”,即寶塔灣、
- 社會實踐報告 08-20
- 跟隨總書記步伐,走好初心之旅——南通站
- 南通博物苑坐落于濠河河畔,是中國人獨立創(chuàng)辦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創(chuàng)辦者張謇是我國近代著名企業(yè)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實業(yè)救國”思
- 社會實踐報告 08-20
- 防范意識入人心,法律之光露鋒芒
- 為提高群眾的詐騙防范意識、普及法律知識,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xué)法學(xué)院社會治理實踐團于7月抵達天津市靜海區(qū)眾泰欣苑社區(qū),志在為當(dāng)?shù)匦^(qū)
- 社會實踐報告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