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園學子寒假社會實踐】探尋濱州非遺,追溯歷史根脈
曲阜師范大學“青衿尋古藝,丹心頌華章”社會實踐隊參觀了濱州市非遺文化館。這座承載著濱州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殿堂,像一把鑰匙,開啟了隊員們對這片土地故事的全新認知大門。
隊員們首先被九節(jié)青龍山的傳說吸引。相傳,很久以前,濱州遭遇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百姓苦不堪言。一天夜里,一位少年夢到一條九節(jié)青龍,青龍告訴他,村西有一處隱蔽的泉眼,只要找到并疏通它,就能引來救命之水。少年醒來后,將夢境告知眾人,大家齊心協(xié)力,最終找到了泉眼,引出清泉,解除了旱情。此后,為了紀念這條帶來生機的青龍,人們將那座山命名為九節(jié)青龍山。這傳說背后,是濱州人民在惡劣自然環(huán)境中不屈不撓、團結(jié)一心的精神寫照。

沿著文化館的長廊前行,范仲淹的故事映入眼簾。范仲淹雖出生于外地,但他在濱州任職期間,政績斐然。他看到濱州因靠近渤海,鹽務管理混亂,百姓生活困苦,便深入調(diào)研,改革鹽政,使得濱州的鹽產(chǎn)量大幅提升,不僅增加了財政收入,還改善了百姓的生活。他還重視教育,倡導興辦學校,培養(yǎng)人才,為濱州的文化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實踐隊員們通過一幅幅圖文資料和歷史文物,仿佛看到了范仲淹在濱州奔波忙碌、一心為民的身影。
賽兒的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她是一位勇敢的女性,在動蕩時期,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帶領當?shù)匕傩辗纯箟浩。傳說她得到了仙人的指點,擁有神奇的法術(shù)。面對敵人的重重包圍,她毫不畏懼,施展法術(shù),一次次擊退敵人,保護了鄉(xiāng)親們的安全。她的英勇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濱州人,成為了濱州人民心中勇敢抗爭的象征。
托夢治水的故事同樣引人入勝。古時,濱州常受水患困擾,一位官員為治水日夜操勞卻毫無頭緒。一晚,他夢到一位老者為他指明了治水的方法。醒來后,他依夢而行,果然成功治理了水患。這故事體現(xiàn)了濱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自然規(guī)律的尊重與探索。
杜受田家族故事則展現(xiàn)了濱州深厚的文化傳承和家族精神。杜受田是清朝的重臣,他為官清廉,剛正不阿,深受皇帝的信任和百姓的愛戴。他的家族世代重視教育,人才輩出。在杜受田的影響下,家族成員在不同領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為濱州的文化繁榮和社會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除了這些動人的故事,隊員們還深入了解了濱州的非遺文化。扽腔那獨特的唱腔,時而高亢激昂,時而婉轉(zhuǎn)悠揚,訴說著濱州的民間故事和百姓生活;虎頭鞋色彩鮮艷、造型可愛,一針一線都蘊含著母親對孩子的深深祝福;青州府花邊工藝精湛,每一朵花紋都凝聚著工匠們的心血;刺繡作品更是精美絕倫,花鳥魚蟲栩栩如生,展現(xiàn)了濱州傳統(tǒng)手工藝的高超技藝。
此次參觀濱州市非遺文化館,實踐隊員們收獲頗豐。他們不僅了解了濱州的歷史故事和非遺文化,更深刻感受到了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這些故事和文化,是濱州人民的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隊員們表示,將把這次的收獲轉(zhuǎn)化為傳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動力,讓更多的人了解濱州,愛上濱州的非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