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尋濰訪古,問道十笏”實踐隊深入探索了核雕、拓印與葫蘆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瑰寶。
在十笏園,實踐隊員們有幸目睹這些傳統(tǒng)藝術的精妙絕倫。核雕,以其精湛的技藝和深邃的內涵,展示了藝術家對生命形態(tài)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想象力。每一個核雕作品都是一個故事,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實踐隊員被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深深吸引,他們不僅學習到了核雕的技巧,更感受到了這門古老藝術的魅力所在。
拓印則是另一種令人著迷的藝術形式。通過拓印,藝術家可以將自己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的敬畏,轉化為一幅幅生動的藝術作品。實踐隊員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到了拓印的獨特魅力,他們被這種藝術形式所打動,也被它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蘊所震撼。
至于葫蘆雕,這是一種將葫蘆這一普通植物轉化為藝術品的藝術形式。實踐隊員驚嘆于工匠們在葫蘆表面雕刻出精美的圖案和形象的過程,這種技藝需要極高的耐心和精湛的手法,而實踐隊員也從中領悟到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不易和工匠們的匠心獨運。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尋濰訪古,問道十笏”實踐隊的隊員們不僅深入了解了核雕、拓印與葫蘆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瑰寶的獨特魅力,更加深了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