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邊三個大學生的扶貧故事
作者:今日大學生網(wǎng)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wǎng)
“王嬸,噴消毒水了嗎?”“可不能讓雜菌進去啊。”金星輝蹲在地頭,查驗菌袋。“北大畢業(yè)”“招才引智”——在村里農民眼中“高大上”的標簽,并不影響他2017年到老廟村駐村后變成接地氣的“農村小伙”。
和金星輝一起經(jīng)歷轉變的,還有其他兩個大學生——同為“90后”名校畢業(yè)生的鄭文杰和金明吉。3人都是共青團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州委下派老廟村的駐村干部。
老廟村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是這個昔日的深度貧困縣里最偏遠的村子之一。村里青壯勞動力多外出打工,剩下的老人想搞個合作社都費勁。“有的貧困戶一連幾個月收入為零。”金星輝回憶剛駐村時的情景說。
改善村容村貌、規(guī)劃扶貧產(chǎn)業(yè)……然而擺在3個朝鮮族小伙子面前的第一道難題,是如何聽懂村里通用的山東方言。不會講土話、剛畢業(yè)沒多久,一些老村民開始“欺負”他們,紛紛質疑:“比俺家娃兒還小,村里事兒懂個啥?”
擠在凸凹不平的土炕上,3人經(jīng)常失眠。本可以靠高學歷在大城市“吃香”,沒想到卻在貧困村碰了壁。
“想扶好貧,就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3名大學生為貧困戶打掃庭院、劈柴燒火、跑腿代購……硬是把自己折騰成了村里的管家。村里規(guī)劃扶貧產(chǎn)業(yè),確定發(fā)展食用菌項目后,金明吉奔走多地請來農技人員,為村民科普種植知識。
“小鄭,貧困戶咋報醫(yī)藥費?”“小金子,帶我去鎮(zhèn)里辦個事吧。”漸漸地,哥仨從初來乍到時沒有存在感,到后來“比親兒子還好使”,村里遇到大事小情都會先找他們幫忙,曾被調侃“入錯行”的金星輝成了半個“土話專家”。
2015年底,老廟村貧困發(fā)生率45.8%,目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在鄭文杰結束駐村工作后,金星輝、金明吉成了被重點“關注”的對象。今年4月,汪清縣正式摘帽,村民們第一反應不是慶祝,而是擔心兩個“小金子”要回城。脫貧戶程學美找到他們說:“別走啦,我找村主任給你們落戶、娶媳婦。”
平時金星輝喜歡站在村頭的橋上,對比東西兩邊的新村和老村,這是他們奮斗的印記。對于老廟村的未來,他還有很多規(guī)劃:把食用菌項目做大做優(yōu)、高速服務區(qū)落成后設崗……“把青春的汗水灑在這片土地上,挺好的。”金星輝說。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0-05-04 關注:
校園人物推薦
- 陳晨為他人帶來幫助是件幸福的事
- 陳晨,江蘇徐州人,揚州大學法學院研究生。曾任揚州大學第十七屆西部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團長,現(xiàn)任揚州大學團委學生兼職團干部。
- 校園人物 06-05
- 孫瀟一年支教青春“牽掛”一生志愿情懷
- 孫瀟,華中農業(yè)大學動科動醫(yī)學院動物醫(yī)學專業(yè)16級研究生,現(xiàn)為華中農業(yè)大學“本禹志愿服務隊”第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華中農業(yè)大學
- 校園人物 06-05
- 彭偉扎根大山深處做守住清貧的健康使者
- 彭偉,四川宜賓人,200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現(xiàn)在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江底鄉(xiāng)衛(wèi)生院工作。
- 校園人物 06-05
- 羅剛勵志青春最美妙,奮斗青春最充實
- 羅剛,男,漢族,中共黨員,1992年6月18日出生,安徽無為人。大學畢業(yè)后,他積極響應團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
- 校園人物 06-05
- 董澤成扎根兵團壯志滿懷的“沙海老兵”
- 董澤成,男,漢族,甘肅定西人,中共黨員,2011年畢業(yè)于甘肅農業(yè)大學,同年參加西部計劃志愿服務于新疆兵團第十四師四十七團。
- 校園人物 05-15
- 張千磊志愿服務是戒不掉的“癮”
- 張千磊,男,中共黨員,現(xiàn)任西南大學校團委學生兼職副書記,2015級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yè)研究生。曾獲2015年度中直機關節(jié)約型機關公益宣傳
- 校園人物 05-15
- 鄭國勇扎根基層十年唱響無悔青春
- 鄭國勇,男,中共黨員,先后擔任全國西部計劃志愿者、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大武口區(qū)法院助理審判員、大武口區(qū)檢察院民事行政科科長、
- 校園人物 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