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君,男,漢族,中共黨員,河南信陽人,動物科學專業(yè)2003屆畢業(yè)生。曾榮獲新疆第五屆“兵團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務屯墾戍邊事業(yè)紀念獎”。曾服務于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七團,現(xiàn)就職于河南大德廣動物藥業(yè)有限公司,任職人力資源部經(jīng)理。
心系西部勤工作
2003年6月,剛剛24歲的徐世君在回母校辦理畢業(yè)手續(xù)時,突然看到宣傳欄里的西部計劃海報,“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一生難忘的事”,這句話仿佛是一道陽光,照進了他的心中,觸動了他的內(nèi)心世界。一股莫名的情感沖擊著他的內(nèi)心:“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他沒有半刻猶豫,馬上趕到校團委了解詳細情況并當場報了名。沒有片刻猶豫,這源于他長久以來對西部的關注和對貧困落后的理解。徐世君出生于河南信陽一個貧困山村,家庭并不富裕的他靠親戚朋友的資助和自己勤工儉學完成了學業(yè),這些經(jīng)歷促成了他不怕吃苦、樂于助人的性格,所以,他相信父母和朋友會理解他并支持他的選擇。7月份,母校打來電話,告訴他和另一位校友從全校數(shù)百名報名者之中脫穎而出成為首屆6000名大學生志愿者當中的一名。
8月份,徐世君踏上了去西部的列車,與另外27名志愿者一起,被分到地處西北邊境一線的農(nóng)十師開展志愿服務。由于自己所學的是動物科學專業(yè),他被安排到187團畜牧公司辦公室工作。畜牧公司下屬有一個種牛場,在離團部大約8公里的戈壁上,剛建成不久的農(nóng)場各項工作都在逐步完善正缺人手,他主動提出到牛場工作,在這里,他所學的專業(yè)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開啟了自己的志愿服務之旅。
剛到牛場,他就忙碌起來,拉料、清糞、抽水、為適配期母牛人工授精、清理剛剛建好的9個大型青貯窖,牛場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他的身影。在這里,徐世君主要負責青貯劑的配制噴灑和車輛指揮記錄等工作。青貯飼料是一類飼料,由含水分多的植物性飼料經(jīng)過密封、發(fā)酵后而成,主要用于喂養(yǎng)反芻動物。青貯飼料比新鮮飼料耐儲存,營養(yǎng)成分強于干飼料,而且其氣味酸香、柔軟多汁、適口性好、營養(yǎng)豐富、利于長期保存。青貯飼料雖好,但是配備起來卻非常復雜,它對專業(yè)技術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影響到全窖的青貯品質。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徐世君多次請教生產(chǎn)廠家并在業(yè)余時間查閱相關資料,終于掌握了青貯過程的全部技術工作。9個青貯窖,3000多噸原料,歷時22天,徐世君一直堅持在第一線。早晨,他每次都是第一個到場把青貯液配好;中午,他和飼養(yǎng)員一樣坐在戈壁灘的石頭上吃飯,有時候一個饅頭還沒有吃完,原料車就來了,這時他就立刻放下手中的饅頭去指揮原料車卸料,然后記錄車號、簽字、噴灑青貯液,往往一個饅頭好幾次才能吃完;晚上,他總是將工具收拾好才離開,這時一般都已經(jīng)深夜了。
有一天傍晚,突然下起了大雨,雨中夾雜著蠶豆一樣的大的冰雹,一個沒有封上的青貯窖窖口地勢比較低,水順著低洼處流進了窖內(nèi),必須馬上對窖口進行抬高,窖面也要用塑料布封上,否則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沒有片刻猶豫,他和工友們一起沖入到搶救戰(zhàn)斗當中,當時刮著大風,塑料布幾次被風刮起,他就用身體趴到泥濘的地上把塑料布壓住,以便給工友們的搶救工作提供便利。當塑料布終于把青貯窖口封上的時候,他也成了泥人,只露出了綻放著笑臉的白齒。沒有抱怨,沒有牢騷,一曲少年壯志不言愁,唱出了他苦中作樂的精神,也感染了在場的所有人。一時間,由獨唱變成了大合唱,歌聲響徹在西北邊疆。22天下來,他瘦了3公斤,臉上的皮膚整個脫了一層,由原來白皙變成黝黑。當其他志愿者再見到他時幾乎認不出來了,紛紛戲問他是不是去非洲整容了。徐世君什么也沒有說,只是對著同來的志愿者笑了笑。
謙虛務實展身手
緊張的青貯過后,徐世君很快又投入到了為每一頭種牛建立檔案的工作當中,他深知作為一個種牛場沒有完整的系譜、詳實的檔案意味著什么。經(jīng)過多次調整,他設計出了種牛繁殖跟蹤卡、配種卡等,并逐一登記備案,團領導得知后高興的說:“我們西門塔爾和海福特也有自己的名片了,以后我們也能和其他的地方比個先進爭個優(yōu)了!”
2003年年底,由于他的出色表現(xiàn),被團組織人事科推薦參加187團民主選舉連長的競選活動。經(jīng)過資格審查、公示、競選演講等程序,徐世君的得票名列前茅。經(jīng)過團黨委研究決定,任命他為187團一連副連長。
2004年2月16日,在團副政委李耀明一行的陪同下,徐世君正式到一連上任。一連是一個以種植為主、放牧為輔的農(nóng)牧業(yè)連隊,連里有300多口人,7000多畝地,以特色種植如打瓜、打葵、油葵、甜菜、玉米等為主。面對領導和一連的職工,他表示服務西部是自己的心愿,能夠到基層服務,把所學的知識毫無保留的傳送給職工群眾,更是自己的職責。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上任當天,他就到連隊的養(yǎng)殖大戶晁東來的羊圈參觀,并就疾病防治、青貯技術等方面提出了改進措施。然而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對連隊工作還不了解,要想讓農(nóng)工相信自己,必須深入下去,謙虛學習,才能得到職工的信任,才能更好的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徐世君經(jīng)常對同來的志愿者說:“在連隊里,可以直接為牧工服務,我感到很充實。我們的計劃是通過半年到一年的努力,全連在科學養(yǎng)殖上取得較大的進步,為全連牧工帶來理想的經(jīng)濟效益。”
在隨后的500多個日夜里,他又開始了新的征程。春耕、春播、澆水、施肥,樣樣農(nóng)活對他來說都是陌生的,但是樣樣又都不能馬虎。為了快速學會基本的農(nóng)活技巧,徐世君夜以繼日的學習,遇到不懂的就向老職工請教,然后捉摸著去地里實踐。工夫不負有心人,很快他就成了半個專家,還經(jīng)常就農(nóng)業(yè)產(chǎn)量增收問題跟老職工進行商討。油葵、食葵、打瓜,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作物,此時卻成了他帶領農(nóng)工脫貧致富的“珍寶”,他思考著如何讓這些寶貝真正的走出兵團,走出西部,成為老鄉(xiāng)們脫貧致富的法寶。
物質精神同步抓
在幫助當?shù)厝罕娒撠氈赂坏耐瑫r,他也不忘在豐富人們物質生活的同時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他堅信,物質的匱乏是短暫的,只要勤奮勞動早晚都會解決,但如果精神也是匱乏的,那么生活就會沒有希望,如果一個人對未來失去了希望,是非?膳碌摹?吹綀F場冬季因天氣寒冷無法開展文藝活動,職工群眾文化生活匱乏,能選擇的娛樂方式只有在家里打麻將、撲克,或者看電視,于是兩個春節(jié)他都放棄回家的機會,將團閑置了三年的職工文化活動中心細心打掃,把破舊的電器重新維修,利用自身的舞蹈和文藝特長將活動中心開辦的紅紅火火。文藝表演、舞會,每天晚上活動中心都有近百人參加。他還主動把自己的報紙給老鄉(xiāng)送去,利用空閑時間給他們閱讀報上的內(nèi)容,讓當?shù)厝思皶r了解外面的信息;連里的黑板報一月一期,雷打不動;他還拿來自己開舞會時保管的投影機,在農(nóng)閑時間放映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暖春》、《一個都不能少》、《美麗的大腳》等,讓文化生活貧瘠的農(nóng)工也享受人類先進的文化成果。
兩年里,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徐世君不但出色的完成了團黨委交給的各項任務,還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時間開展志愿活動。一連有一戶職工因為子女比較多,負擔很重,三個孩子都在上學,徐世軍主動把其中一個在附近上學的孩子接到自己家吃住,并給他輔導功課;定期組織志愿者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遇到經(jīng)濟困難的老人,他還想方設法地從自己為數(shù)不多的工資里勻一部分塞到老人手里,不定時的地給他們送去一些營養(yǎng)品;了解到有些學生家中困難沒有足夠的飯票,他就主動把自己的飯票送給這些孩子,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好好學習;照顧因父母外出治病而獨自在家的小學生馬寧、馬雙姐妹,聯(lián)系當?shù)氐暮糜褞兔φ疹櫵麄兊母改?hellip;…
他聯(lián)合另三名志愿者在團中學創(chuàng)建了一八七團“雛鷹志愿者小分隊”,他還自費做了隊旗,募集了徽章。兩年間這支隊伍活躍在一八七團的校園、街道和敬老院,到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在一次下暴風雪,他帶領小分隊隊員搶修被風刮壞的廁所時,他右手被凍傷,咬在嘴里的鐵釘和嘴唇凍在了一起,但他無所畏懼,事后依然奔走在一八七團。一連的人漸漸的熟悉了他,喜歡了他,親切的叫他小徐連長。開朗、樂觀、熱心的徐世君,他的腳步?jīng)]有停留,他說幸福不是等待的,幸福需要體會。善良、勤勞、樸實、熱情的兵團人是他的幸福源泉,他正體會著他們帶給他的快樂和幸福。
服務期就要結束了,徐世君和當?shù)氐娜藗兘Y下了深厚的感情,他說他從不后悔自己的選擇,他和所有志愿者朋友的青春也將因為這個選擇變得無憾而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