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12月5日,第35個國際志愿者日。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一位服務西藏的西部計劃志愿者黃敏靜也迎來了她的生日。在“雙慶”之下,這位來自于廣西的志愿者始終懷揣著一顆熾熱的心堅守在服務一線。
黃敏靜的家鄉(xiāng)在廣西貴港市。貴港市被稱之為荷城,荷花著貴港享有市花之美譽。2019年,黃敏靜選擇了報考西部計劃,遠赴西藏昌都市(別稱“藏東明珠”)進行志愿服務。
“我的初衷是到西藏,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幫助有需要的人。”黃敏靜說。她酷愛打籃球,自從進入大學以來,她就為所在專業(yè)和學院籃球隊屢立戰(zhàn)功,同學都稱她為“女版詹姆斯”。
“聽說我要去西藏工作,最初爸爸極力反對,說女生還是做老師好”,黃敏靜回憶說。她與父親“斗智斗勇”,父親始終不同意她的選擇。
當時,黃敏靜對于未來有三個選擇:去西藏,參加教師公招,做動車高鐵乘服員。“我進入教師公招面試后,爸爸以為我去教書是板上釘釘?shù)氖铝恕?rdquo;黃敏靜說,她考慮再三,還是覺得去西藏幫助有需要的人更有意義。回家袒露自己要去西藏的決定后,黃敏靜的父親反應很大。“一個女生去西藏不安全”“那里的氣候你不適應”,父親反復強調(diào),并建議她重新找工作。面對父親的堅持,黃敏靜找來母親“助攻”。架不住母女的一通說理,父親終于同意她去西藏。
“我覺得很開心,這是她一直以來的心愿,我為她高興”,黃敏靜的舍友林曉霞說。
2019年8月,黃敏靜等四名廣西科技師范學院應屆大學生志愿者奔赴西藏昌都市察雅縣,開展為期1至3年的社會管理志愿服務。
與當初憧憬的生活不同,地域上的差異,讓黃敏靜面臨了種種困難。在這期間,她不僅要克服強烈的高原反應,還要了解當?shù)厝说娘L俗習慣。“在某些村落還沒有網(wǎng)絡(luò),有些地方還沒有自來水......”。
盡管面臨重重困難,她依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書寫著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一年來,她多次參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青春志愿暖心行主題活動、宣傳“西藏政務”活動、深入各鄉(xiāng)鎮(zhèn)小學開展“愛心捐贈活動”、“奉獻新時代·青春暖冬行”春運暖冬行動、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治活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為昌都解放70周年大慶做服務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在她心里,“小家”始終裝載著“大家”。
雙節(jié)之日,憧憬未來
12月5日,既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志愿者日,也是她一年一度的生日。在雙節(jié)之日,她也對自己的未來做了一個規(guī)劃。
她要求自己進一步加強業(yè)務學習,拓寬知識領(lǐng)域,優(yōu)化知識結(jié)構(gòu),提高業(yè)務素質(zhì),在提升自我的同時以便更好地開展志愿服務,服務西藏,回饋社會。
黃敏靜的生日感言:在察雅縣民政局服務,才發(fā)現(xiàn)原來民政局不止辦理婚姻登記這一業(yè)務,更多的是和貧困群眾打交道,為貧困群眾、特殊群體服務。從初入民政的適應到如今的工作從容,我向身邊的同事們學習,在工作中踐行著“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民政工作宗旨。在走訪低保對象和困難群眾時,特別在特困中心為特困老人過節(jié)日時,深刻地認識到還有許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為天下之憂而憂,為天下之樂而樂”,正是民政部門的責任,也是我們作為志愿者的責任。“民政”這兩個字,就是人民政務,緊緊依靠人民,滿腔熱情為老百姓辦好事,盡心竭力為困難群眾解難事。
志愿者的工作是為了改善社會服務,促進社會進步的,是具有志愿性、無償性、公益性、組織性的,我們(西部計劃志愿者)正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努力著。在工作之余,我參加了各項志愿服務活動。在活動中聽到他人的感謝時,內(nèi)心的激動無以言語。這些志愿活動不僅豐富了我的生活,還讓我學到了不少以前從未涉及的知識,更深刻體會到“無私奉獻”精神的內(nèi)涵,我想這就是參加西部計劃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