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青海長大,多次去過青海的海南,卻沒有到過祖國的海南,去海南到三亞是我的夢想!55歲那年,青海仍是冰天雪地的時候,我和我的好友兩家人一起飛海南,游三亞,圓夢想!
2018年2月18日的凌晨,我們跟隨能說會道、天文地理樣樣精通的女導游,乘坐旅游大巴從?诔霭l(fā),直奔夢想已久的三亞。生在青海見過細如牛毛的細雨,淋過大點大點的暴雨,從來沒見過海南又粗又長的“竹子雨”!大巴在雨中行走,就像在竹林里穿行,把竹子節(jié)一樣的水柱被撞得粉碎,在擋風玻璃上爆炸,發(fā)出叮叮當當?shù)捻懧暋N矣煮@又怕,但掩蓋不了車窗玻璃上一撞就開花的水花帶給青海人的好奇心!我的三亞夢就從這樣的水花中開始了!
我越來越覺得我的心被三亞的空氣洗濯的纖塵不染,我的視野被三亞的棕櫚樹攪得旋轉起來,我的耳鼓被三亞的濤聲敲響,我的大腦被三亞的藍天點亮,遇見三亞是我前世的緣分,是今世的夙愿!
上午11點,我們來到蜈支洲島景區(qū),此時,天空一下子放晴,全車人的心情也一下子晴朗,目睹著碧波連天的大海,驚叫聲此起彼伏,我的大腦晴朗得就像點亮了的藍天!觀光了觀日巖、金龜探海、情人谷、媽祖廟等景點。領略了觀日巖的博大情懷,金龜探海的鬼斧神工,情人谷的善男信女,媽祖廟的東方文化。在導游的指引下,我的確看到了那兩塊稱姐妹石巨石人。這里的文化底蘊如南海的一樣浩瀚,無法詳說,點到為止。但有種名貴之樹我還是要嘮叨幾句:那里有很多龍血樹,是“地球植物老壽星”。龍血樹,又被稱之為流血之樹、活血圣藥、植物壽星。龍血樹在2001年就已被國家列為二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被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稀有瀕危植物》中。有幸目睹這種的樹,來三亞圓夢不虛此行!
導游不遺余力的渲染“呀諾達”,我們也游興正旺。我們真切地享受了“熱帶雨林”晴天淋雨的奇妙情景,細看了比黃金還貴的“黃花梨”,觀賞了《三亞千古情》,體驗了“鬼域驚魂”,走訪了古樸簡雅的黎村,覺得收獲滿滿,偉大祖國擁有如此美好的江山大海,真切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的真正內涵!我為此感到無比自豪!
我們到我國最南端的苗族部落——椰田古寨。這里四季如夏,氣候炎熱,椰樹成林,旖旎風光惹人入情入境,自然人文景觀與濃郁的民俗風情融為一體,看似是樹蔭下藏著的村莊。這里的樹是綠的,山是綠的,風是綠的,風土人情也是綠的。綠,是吉祥;綠,是虔誠;綠,是深愛!歌女們用歌聲迎接,用美酒開門;村有大喇叭,一日三次播放《弟子規(guī)》,喇叭響起,無論男女老少,統(tǒng)一停下腳步,或丟下手中活,放下碗中飯,就地“虔誠”站立,微微彎腰低頭聆聽《弟子規(guī)》,口中念念有詞,心中句句烙;文化之綠,綠的透徹,民風樸實,愛國有加,尊老愛幼蔚然成風,婚姻一旦約定“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乃全國典范,深得國家領導人之褒獎!宋代蘇東坡被貶時,海南是一片蠻荒之地,在儋州所居三年,建“載酒堂”,給海南學子講學,使得這塊“蠻慌之地”開始“書聲瑯瑯,弦聲四起”。
不久,海南人讀書求學蔚然成風。也許這是蘇東坡撒下的“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中的一粒綠色種子,現(xiàn)在到了豐收的季節(jié)!這綠不僅僅是色彩之綠,而是注入了豐富內涵的“三亞之綠”!這是文化大餐中名副其實的“綠色食品”!
我們來到“天涯海角”的海灘,山坡上大榕樹獨霸天下,枝葉繁茂遮天蔽日,根系露出地面相互擰纏;海灘上白沙綿綿,巨石如柱,游人如織,微浪吻岸;海面上碧波蕩漾,小舟搖搖,海風輕吹;儼然一副海闊天空,風平浪靜的景象。隨著我們的進程山坡越來越陡,變成峭壁;沙灘越來越窄,前無去路;海浪越來越高,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此處我們看到了巨石上雕刻的“天涯海角”。這里并不是“天之涯、海之角”,而前無去處。這兒遠離中原,古時候交通閉塞,人跡罕至,這個“鳥飛尚需半年程”的瓊島,人煙稀少,荒蕪凄涼,是古代帝王流放“逆臣”之地。宋代名臣胡銓曾用“區(qū)區(qū)萬里天涯路,野草若煙正斷魂”的詩句和唐代宰相李德裕的“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傾吐了謫臣的際遇。這里記載著歷史上貶官逆臣的悲劇人生,經過歷代文人墨客的題詠和描繪,這里便成為一個富有神奇色彩的古跡和游覽勝地了。游人至此,似有一種到了天地之盡頭感覺,不禁傷感不已。這些“逆臣”就在這里自生自滅,化作冤魂,今有“鬼域驚魂”的恐怖場景是他們的生命結束時刻的模擬再現(xiàn),這就是“天涯海角”的獨特文化。也許好多游客只是游游而已,我卻為歷代曾在“天涯海角”掙扎過、開墾過的先民們感慨萬千!不知臉上的水珠是汗水還是淚水。我?guī)е袀男那殡x開了“天涯海角”。
南山佛教文化苑是仿盛唐風格一座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特有的佛教文化內涵,漂亮的建筑雕塑,整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游客回歸自然,演繹佛教之源,令人潔身靜心,超脫紅塵,回歸童真。這里主要建筑有南山寺、南海觀音佛像、觀音文化苑、天竺圣跡、佛名勝景苑、十方塔林與歸根園、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素齋購物一條街等。我們游覽的重點是“一體化三尊”觀音像。這座露天觀音像,坐落于離海岸線約200米的人工島上,是三亞南山景區(qū)里最有名的景點,也是著名的祈福圣地。和一般的觀音像不同的是,這座高108米的觀音像有三面,一面是手持蓮花,一面手持經書,還有一面手持佛珠。三面代表著福祿壽的人間三福,高大宏偉,莊嚴神圣,獨特的“一體化三尊”造型世界罕見。導游指著高聳入云的佛像說:“這座觀音像里裝有佛祖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子,求佛是很靈的。”當人們的心靈恍惚無依無靠時,有個這樣的精神寄托之處是一種超自然的“安慰”!
此時,夕陽西下,“一體化三尊”觀音像在陽光下慈祥安寧,熠熠生輝。
晚上,我看見樹干直的就像水泥電桿,沒枝沒叉,光滑到頭,似乎與六層樓房同高“王宗”樹。我的想象中“她們”個個是美女巨人。她把頭發(fā)編織成丈許長的羽毛狀的十多條辮子整齊地站立在大道兩旁,或集中在一起談情說愛。她的直桿就像好多美女光滑秀美的小腿直立著,慢慢把視線上移就會看到令人窒息的“羽毛裙”。行走在這樣的“王宗”樹林中,猶如在美女巨人的光亮小腿間嬉鬧,令人神飛色舞,情趣萬變!
我們在三亞整整待了五天,就像待了五個小時,三亞的美是一座山,我們才看見了山上的一朵小花,三亞的美是無以言表的,比夢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