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推動法學專業(yè)“大思政課”建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法治血脈。在“馬錫五審判方式”誕生80周年之際,甘肅政法大學法學院組織社會實踐隊赴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開展“法治中國青春行”——“傳承南梁精神,賡續(xù)紅色血脈”紅色法治文化暑期社會實踐,通過“學”“思”“踐”“悟”四堂課,在實踐中強化“法學+思政”建設,持續(xù)賡續(xù)紅色血脈,推動紅色法治文化傳承發(fā)展。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南梁革命紀念館 陸瑤攝
“學”:專業(yè)思政實踐課——實踐隊員們前往甘肅省法治宣傳教育基地、華池縣人民法院、馬錫五審判方式陳列館進行參觀學習,實地參觀學習了華池縣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馬錫五審判方式工作室、智慧法庭、家事法庭、圓桌法庭、心理咨詢室、宣泄室,學習感悟馬錫五審判方式的司法理念、時代傳承、思想根基,近距離“沉浸式”學習隴東地域特色的新時代“馬錫五”巧斷家務事審判工作模式。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華池縣人民法院 陸瑤攝
“思”:優(yōu)秀文化傳承課——實踐隊員們參觀了長慶油田采油十廠青少年廉潔教育基地、甘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慶陽剪紙(基地)、甘肅省非遺扶貧就業(yè)工坊(華池剪紙)等當?shù)孛袼孜幕,現(xiàn)場“體驗式”學習了隴繡、剪紙、麥稈畫、布貼畫等非遺技藝,以實際行動學習非遺、讀懂非遺、傳承非遺。
“踐”:普法宣傳實踐課——實踐隊員們前往華池縣柔遠鎮(zhèn)南關社區(qū)、華池縣第一中學、南梁鎮(zhèn)荔園堡村開展普法進社區(qū)、普法進學校、普法進農村活動。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wǎng)絡詐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wǎng)絡安全法》進行普法宣傳。為當?shù)厝罕妿チ诵@霸凌案件模擬法庭、評劇《劉巧兒》、法治情景劇《神奇的保健品》、普法相聲《法在身邊》、話劇《巧兒的故事》、第二課堂《清澈的愛只為中國》、“趣味普法”素質拓展活動等內容豐富、寓教于樂的“場景式”普法節(jié)目,創(chuàng)新普法工作模式,以實際行動宣傳新時代“馬錫五審判方式”,探索紅色法治文化甘肅實踐路徑。
圖為實踐團成員了解華池縣人民法院新時代工作方式 陸瑤攝
“悟”:革命傳統(tǒng)教育課——實踐隊員們前往南梁革命紀念館、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舊址、荔園堡村村史館、列寧學校遺址參觀學習,當好馬錫五審判方式“宣講員”“宣傳員”,開設“南梁故事”“從南梁精神到三味書屋”微課堂,利用網(wǎng)絡平臺,通過線上宣講的方式“參與式”宣傳和發(fā)揚馬錫五審判方式的“為民、利民、便民”的精神內涵,進一步緬懷革命先烈,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面向群眾、堅守信念、顧全大局、求實開拓”的南梁精神。
圖為實踐團成員學習馬錫五審判方式 陸瑤攝
甘肅政法大學法學院將以此次社會實踐為契機,推動實踐育人提質增效,進一步整合資源、拓展陣地、建立平臺,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和教育資源優(yōu)勢,傳承人民司法優(yōu)良傳統(tǒng)、弘揚紅色法治精神,賡續(xù)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傳承紅色基因,主動擔當作為,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貢獻法學院力量。
通訊員:李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