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時代青年,深知紅色文化在人民文化世界的重要作用,重走紅色之路,感悟歷史年代的紅色基因。我作為曲阜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Redcul-追思溯源實踐隊”一員于2023年7月7日在龍廷紅色研學基地進行紅色文化的實地考察,在實踐中感悟紅色基因。
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與人民的愛國熱情以及對于民族精神的發(fā)揚緊密相關。近年來,國家加大對于紅色文化的宣傳力度,在此基礎上,紅色文化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和傳承。借此暑假社會實踐的機會,我作為實踐團隊的一份子有幸參觀龍廷紅色研學基地,能近距離的接觸紅色文化,重走紅色之路,學習紅色文化。

圖為實踐隊員觀看陳毅元帥在龍廷的油畫。
在實踐開始前,實踐隊員劉方鑫制定出問卷,調研了群眾對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我們采取線上問卷結合線下調研的方式,線下選取部分有關紅色文化的問題,進行隨機采訪。當我們得到結果時,發(fā)現群眾大部分對紅色文化有所耳聞,時常參觀紅色教育基地,但是對紅色文化背后的內涵不太了解。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循著革命前輩的足跡,我到達了龍廷革命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走過七大展廳。在七個展廳中,我看到了人民在戰(zhàn)爭時代的艱苦,感受就到了革命先烈奪取戰(zhàn)爭勝利的決心,在戰(zhàn)火中不放棄人民,不放棄革命,寧死不屈。在紅色走讀過程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主題為“軍民浴血,堅持抗戰(zhàn)”的第五展廳,第五展廳展示了根據地抗日軍民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邊加強根據地各項建設,一邊尋機打擊敵人,抵抗日偽軍的進攻。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我的眼前浮現出一條根據地軍民用生命和鮮血鋪就的抗戰(zhàn)勝利之路,永恒地抒寫著這片土地的光榮。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鼓舞和激勵了整整幾代中國人民,永不放棄,永不言敗。在革命紀念館中,整個氛圍安靜而又嚴肅,連小孩都非常安靜,人們都在默默了解那段歷史,緬懷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