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江西財經大學金融服務團青春為民實踐隊前往玉山縣下塘鄉(xiāng),走進田間地頭,查實情、干實事、謀實招。
服務團成員接續(xù)在定湖村、溪北村、松嶺村和呂畈村等11個村落,以保險為主題開展為期一周的鄉(xiāng)村振興調研。綜合運用實地走訪、問卷調查、普及知識等手段,分三個階段開展工作,了解農村家庭的保險參與度與滿意度,探索保險意識的提升路徑,所見所聞,感受頗深。
第一階段——聚焦干部話全貌服務團成員向各村支書詢問所在村的基本經濟狀況、村民收入情況、保險業(yè)務現狀等。村干部們如數家珍般地為我們介紹新農村在新時代取得的新成就,最后就保險購買的基本情況和村民們的保險意識如何這兩個問題為團隊成員娓娓道來。以醫(yī)保為例,初步了解得知,幾個村的醫(yī)療保險購買率均高達95%,且保險意識較強。隨后,在村干部的帶領下,服務團成員深入群眾、入戶調研。

圖為團隊成員和溪北村村干部了解村整體情況
第二階段——深入群眾露真心夏雨淅淅,沿著依稀傍間的鄉(xiāng)間小道,服務團成員三人一組,奔波在定湖村及周邊村落的每一家、每一戶。在一個人群熙攘的小賣部前,我們遇到了一位革命老兵。退伍后爺爺在村里當起了支書,數十年如一日地在工作崗位上付出讓他對鄉(xiāng)村振興取得的成果滿懷感慨。談及對待購買保險的看法,爺爺講道:“用不著報銷,那交的保費就當是為社會做貢獻;有報銷需求,那確實也減輕了很多負擔,買了一份心安。”像有這樣心態(tài)的村民不占少數,也是新時代鄉(xiāng)村振興背景下村民整體素質提升的體現。

圖為團隊成員和定湖村村民了解保險購買情況
第三階段——總結感悟顯成果服務團成員分工合作,日均走訪60戶,通過連續(xù)幾日的調研我們發(fā)現,農村居民的保險參與程度普遍較高,能夠主動了解參保信息,及時繳納保費,有意識報銷相關費用。然而,仍然有許多居民對保險政策的了解不足:認為報銷比例低、限制多、流程長,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對繳納保費的使用和管理情況缺乏了解,擔心資金被浪費或濫用。對此,服務團成員在解答問題的同時普及保險知識,提升整體保險素養(yǎng)。

圖為服務團成員開展農村保險調研活動

圖為團隊成員在和當地村民進行交流溝通
走進基層看發(fā)展,走進鄉(xiāng)村看振興。此次調研活動讓服務團成員以保險為切入點,深入了解了農村保險的現狀和問題,同時也提供了寶貴的社會實踐經驗。下塘鄉(xiāng)鄉(xiāng)村振興扎實推進,成效初顯,但實現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目標,任重道遠。當代青年學生,應努力學習練就本領,勇于社會實踐,為鄉(xiāng)村建設貢獻力量,共同構建健康、幸福的鄉(xiāng)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