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少年強、青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強、青年強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能力,也包括身體健康、體魄強壯、體育精神。”近日,隨著嶺南師范學院的“紅樹啟航”社會實踐隊“三下鄉(xiāng)”支教活動的開展,廣東省茂名市高州菉樹小學“紅樹林”運動會正式拉開帷幕,開設此次科普運動會的目的在于有效滿足兒童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需求的同時,形成規(guī)范化、科學化、常態(tài)化的運行模式。
“紅樹林”運動會之妙,在寓教于樂。通過“不倒森林”、“兩人三足”以及“打地鼠”三個類目,打通科普教育與體育教育的壁壘,讓同學們認識“紅樹林”根系發(fā)達的特點、盤根錯節(jié)筑成屏障、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功能。本次運動會將科普知識融入到體育競技當中,形成“科普—體驗—興趣”的階梯式教育體系,還原“紅樹林”生存方式,彰顯其生態(tài)功能。以“不倒森林”為例,在同一時間內移動并扶住呼啦圈不讓其倒下,要完成這個項目不僅要求學生們反應迅速,同時也考驗大家配合的默契程度。不少同學直呼“太難”。而在老師的現身演示,同學們嘗試幾輪之后,比拼變得得心應手起來,也對紅樹林團結奮進的精神更加深刻。

圖為紅樹林運動會 謝佳歡 攝
運動會結束之后,“紅樹啟航”社會實踐隊隊員為勝出同學頒發(fā)精美獎品,鼓勵其繼續(xù)加強科普知識學習,提升科學素養(yǎng)。校園運動會引導青少年主動參與體育鍛煉,豐富學生們的人生體驗,激發(fā)青少年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fā)展,同時與科普教育的結合,能讓他們更好地理解科普知識。

圖為紅樹林運動會 謝佳歡 攝
“紅樹林”運動會的開展,不僅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而且開創(chuàng)科普教育新形式,讓科普教育深入人心,讓同學們更加主動學習科普知識。新《體育法》在總則中增設第10條:“國家優(yōu)先發(fā)展青少年和學校體育,堅持體育和教育融合……”,從宏觀層面凸顯了青少年和學校體育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進一步強化了體教融合理念。放眼未來,推動科普教育與校園運動會相結合的開展方式還需各方協(xié)力。

圖為紅樹林運動會集體照 凌慕紅 攝
目前,教育資源在城鄉(xiāng)、區(qū)域分配不均衡的問題仍普遍存在,教育人才援助計劃迫在眉睫。高校學生應當積極參與鄉(xiāng)村教育支援,通過助學支教活動,給鄉(xiāng)村的孩子帶來專業(yè)、有趣的“啟蒙”課,點亮鄉(xiāng)村孩子的夢想和未來,讓他們在愛與體育、藝術的滋養(yǎng)下茁壯成長。(通訊員 張菲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