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師大學子三下鄉(xiāng):心系未來人,溫暖千萬家
作者:張志豪 來源:張志豪
由于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我國不同區(qū)域的經濟發(fā)展很不平衡。中國的城鄉(xiāng)經濟發(fā)展差距較大,區(qū)域之間發(fā)展不平衡,因此會產生很多由欠發(fā)達地區(qū)到發(fā)達地區(qū)的勞動力流動,而這些勞動力集中在青壯年群體上,他們又無法負擔起發(fā)達地區(qū)較高的生活和教育成本。故而許多孩子只能留在老家,因此產生了許多留守兒童。據統(tǒng)計,留守兒童因為沒有家長陪伴,難以達到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而正處在心理發(fā)育關鍵時期的留守兒童,缺少父母在思想意識和人生價值上的引導,極易偏離正常的成長軌道,走上一條不正確的道路。因此,淮北師范大學在2022年暑假開展了在全國不同地區(qū)共同關愛留守兒童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從2022年7月份開始,淮師大學子開展“逐星熠夢,久伴童行”活動。
至8月7日上午截止,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團隊成員張志豪在安徽省宿州市泗縣對留守兒童張沐之(化名)進行了一助一的幫扶活動。在活動開始之前,團隊成員先向其監(jiān)護人了解了張沐之的基本情況,拉進與她的距離,以便于活動的開展。通過交流,團隊成員了解到張沐之有些偏科,英語特別好,但是數學略差,另外對畫畫特別感興趣。活動中,團隊成員對張沐之進行了輔導,尤其是數學課程。首先,團隊成員給她講解簡單的三角形相關的知識點。其次,團隊成員教會她姐等腰三角形類的題目。團隊成員用一種幽默風趣的教學方法,讓她在收獲知識的同時,增加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團隊成員還輔導其數學作業(yè),對她有疑惑或者不會的題目進行講解,團隊成員認真分析題目考察的知識點,做到把題目講解得透徹,直至她完全掌握為止。最后,團隊成員與張沐之進行深刻的交流,引導她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建議她多幫助別人,多和身邊的人交流,鼓勵她為自己的理想努力奮斗,并且要遠離焦慮,敏感,自卑等負面情緒。
在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該團隊成員發(fā)現:大部分留守兒童的父母基本上一年只回來一次,雖然在爺爺奶奶的看護下,留守兒童們也能得到關心和愛,但卻無法及時獲得學習上的幫助和心靈上的慰籍。因此在留守兒童們長大的過程中,往往增長的只有年齡和身體,而沒有心理智商和社會經驗。希望在未來的時間里,社會能更多地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讓我們共同牽起留守兒童的手,慢慢地走進他們。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2-08-07 關注: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