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照射,清風在細葉間穿梭。7月17日,助力鄉(xiāng)春社會實踐隊(以下簡稱“實踐隊”)再次踏入韶關(guān)市西河鎮(zhèn)
山蕉知青文化園,攜帶著滿腔的熱情與對歷史的敬畏,實踐隊為一群朝氣蓬勃的學生打造了別開生面的知青文化課堂,以知青知識進課堂的形式,重溫知青故事,感受知青情懷,
共同學習知青精神。

山蕉知青文化園外景
知青生活再現(xiàn),歷史畫卷緩緩展開實踐隊隊員以知青歷史背景為切入點,引出知青的由來。同學們從中了解到
知識青年的定位——1968年開始直到1978年末期自愿
從城市去到農(nóng)村和農(nóng)墾兵團務(wù)農(nóng)或
建設(shè)保衛(wèi)邊疆的年輕人。而武江區(qū)西河鎮(zhèn)山蕉知青文化園,正是過去接收知識青年下鄉(xiāng)的站點。在過去,這是青年揮灑青春、播種希望的地方,它見證了三千余名知青將荒蕪變?yōu)榫G洲,用汗水書寫歷史的篇章。
實踐隊隊員向?qū)W生們講述歷史
歷史長河留足跡,知青文化映人心在一段關(guān)于知青生活的紀實宣傳片的播放下,同學們仿佛親眼目睹那段崢嶸歲月。知青們面對山蕉村干旱缺水的嚴峻考驗,沒有退縮,而是以鐵一般的意志,開鑿溝渠,引水入村,大大
改善了當?shù)氐纳顥l件,為地方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一壯舉,回應(yīng)了自然給予的挑戰(zhàn)、考驗,更是知青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不畏艱難、勇于擔當、無私奉獻。
繪知青風貌,傳時代精神課堂的高潮,是實踐隊組織的一場
繪畫活動。同學們拿起畫筆,用心捕捉知青的神韻,用色彩詮釋知青的精神。在畫筆的創(chuàng)作下,知青形象逐漸具象化。于此,我們的
情感得到鏈接,對那段歷史的認識也更加深入。
知青課堂——同學們的畫作
回憶崢嶸歲月,展望美好未來驕陽雖烈,卻無法阻擋實踐隊與同學們探索歷史的腳步。通過知青知識進課堂的活動,同學們不僅了解了知青的由來,也更深刻體會到知青精神的現(xiàn)代價值——努力、互助、忠誠,中華傳統(tǒng)美德在知青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當下,我們應(yīng)當繼承知青精神,
承前人之姿,展青年風采。實踐隊與同學們以山蕉知青文化園為焦點,置身于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感悟不同時代下青年的責任擔當。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知青精神熠熠生輝,它將激勵著新時代的青年,以堅定的步伐,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實踐隊隊員與同學們合影留念